最近,湖北开始了新一轮云游直播,自我带货,安利自家“宝藏”。
说起湖北的宝藏,你会想到什么?
是终生难忘的武汉热干面潜江小龙虾;是朱一龙、李现、刘亦菲这些从武汉走出来的人气明星;还是屈原、孟浩然、王昭君这些古代伟人?
又或者是武当山、神农架、三峡大坝这些知名景点呢?
在这一季别克寰行中国,自长沙北上,经宜昌、过十堰的“水生万象”之旅中,你自然会找到答案。
02:1001
长沙-宜昌
这段行程自长沙出发,第一站行至宜昌,一座美不胜收的城市。
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不仅山川秀丽,有长江三峡大坝、清江画廊等4处5A级风景区,还有凉虾,红油小面、霉豆腐、三峡苕酥等多种美食。
长江三峡位于长江上游渝鄂川界处,西起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跨五县一市,全长千米。这一段长江流域的两岸,因燕山运动褶皱隆升的巫山、黄陵庙和八面山山地,由长江水强烈下切而形成了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大峡,再加上大宁河宽谷与香溪宽谷,总称为长江三峡。
中国人对水利工程的执着和坚忍总是令人感概。这种感受在三峡大坝恢宏的主体建筑面前就更为强烈。
三峡大坝建成后,创下了很多个世界第一:装机容量第一、发电量第一、混凝土浇筑量第一、防洪能力第一、建设难度第一、泄洪闸泄洪能力第一,升船机的规模最大等,是无数科研、工程、后勤人员参与,分工协作,共同成就了这一系列的第一,让人惊叹现代科技带来的强烈震撼,更令人联想到不知发生在何时何地的大禹治水。
那是远古先人对通过人定胜天、达致天人合一的崇高追求,是中华文化大仁、大智、大勇的精神体现。
如今东来西往的过闸船舶通过“大船爬楼梯,小船坐电梯”的方式过闸,大船通过双向五级船闸一级级过闸,就像上下五级台阶;小型船舶则在承船厢里,像乘垂直电梯一样在空中升降,故有“小船坐电梯”之说。
离这一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驱车四十分钟,就能抵达三峡人家风景区。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建成后,以往雄奇秀美的长江三峡景色变成高峡平湖,唯有两坝之间的灯影峡可以再现历史长河中,呈现原汁原味的古老峡谷风光。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三峡人家依山傍水,风情如画,传统的三峡吊脚楼点缀于山水之间,古帆船与乌篷船安静停泊,江面上的船家女在悠然浣洗,一袭红衣,映在潭水的碧绿里,分外鲜艳。溪边人家依山傍水,一半着陆,一半入水,在群山的环绕下,斜阳草树、雾霭烟雨,如诗如画。
置身于游船之上,眺望远方江面,两岸连绵不绝的山峦仿佛阻塞了滚滚长江,当船进山退,路转峰回,旋即又豁然开朗,真可谓是“山塞疑无路,湾回别有天”。当我们沉浸其中时,船家女唱起三峡情歌,宛转悠扬的歌声溶入这青山绿水之间,让我们彻底沉醉在这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中,流连忘归。
潺潺流水,浇灌万物,孕育文明。三峡的水,蜿蜒流长,造就了峡谷钟灵毓秀的无限风光,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荆楚子孙,赋予他们不同凡响的灵动与淳朴。世代枕水而居三峡人,用与水和谐相处的智慧,创造出灿烂夺目的荆楚文明。
02
宜昌-十堰
武当山,地处东经度,北纬30度区间的神奇地带,正是中国国土的中心位置。
在道教思想看来,这里上可感应天,下可连于地,四通阴阳之气。若在此中心位置调和统一,则可万物化生,天下太平,即为“太和”,这也是武当山又名太和的寓意。
武当山是中国道教圣地,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地位闻名于世,还有众人再熟悉不过的太极宗师张三丰。
但其实,自古以来武当山被各朝皇家重视是因为镇守武当山的水神玄武神。
相传唐代李世民执政初年,遇天下大旱,四方几番求雨不得。于是李世民便派一名大臣去武当山求雨,结果天降甘霖,龙颜大悦。
或许这只是偶然的巧合,却成全了一座远方的大山。从那时起,武当山便有了第一座皇帝敕建的供奉“水神”的宫观,从而也为武当山后来的兴盛奠定了舆论和物质基础。
水在武当山是不可替代的圣物。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在道家学说里,水性绵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且又容纳万物,最符合道家思想,因而“无言”、“无为”、“道法自然”等等,就成为了老子看待世界的态度,进而成为道家思想中最精粹的部分,谆谆教诲后人,一直延续了多年。
武当山的水起点高,海拔米高的天柱峰是它的诞生地。四处泉眼形成的清流,宛若一架正被弹拨的四弦琴,铮铮作响。水以雾为形,缭绕了八百里山脉的仙风道骨;它润物无声,滋养了山林中的万般丰富。
寺内的一盏长明灯常年明亮,传说已经这样亮了多年。而更神奇的是,每年雷雨季来临之时,雷电划破长空,如利剑直劈金殿。刹那间,金光万道,直射云霄,其景惊心动魄,神奇壮观。
年来,金殿无论经受多少次雷击,依然安然无恙,且宛如新修,这一典故也被称之为“雷火炼殿”。
03
长沙-岳阳
说了湖北的水,哪能不提隔壁邻居湖南的洞庭湖?
有着“洞庭天下水”美誉的洞庭湖,古称“云梦泽”,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酆四水,跨湘鄂两省,有着“八百里洞庭湖”的美誉,如同长江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晶莹夺目。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洞庭湖因水而兴,因水而困,治水兴水,首当其冲。如今,在科学的治理下,已经拥有强大蓄洪能力,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渡汛,成为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更赢得了“长江之胃”的称号。
洞庭湖的意思是神仙洞府,可见其风光之绮丽迷人。全盛时期的洞庭湖,面积达0平方公里,风帆满目八百里。历经沧桑变化,今天的洞庭湖,天然湖泊面积仍有2多平方公里。明清两朝,洞庭湖区大兴堤垸,开垦湖田,渐成全国“粮仓”,赢得“鱼米之乡”的美誉。
历代文人墨客都对美丽的洞庭湖作过热情的吟咏。当年李白曾泛舟夜游,留下“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的佳句。
范仲淹留下千古佳作《岳阳楼记》,从岳阳楼的视角对洞庭湖变化多端的风光,“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将洞庭湖的气势与雄伟描绘得淋漓尽至,脍炙人口。
如今矗立的岳阳楼总体结构还是明清时代的遗存,相比于有电梯上下的某某名楼,还算对得起墙上篆刻的那千古名篇。
有说范仲淹根本就没到过洞庭湖,他是在千里之外的地方,看着滕子京送来的《洞庭晚秋图》,写下了《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相信,即便没有《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然能够写下那传诵千年的名句,因为在中国诗人的心中,水早已超越了其固有的物理形态,升格为精神象征。
君山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与千古名楼岳阳楼遥遥相对,传说舜帝的二妃娥皇、女英曾来这里,死后即为湘水女神,屈原称之为“湘君”,故因此而得名。君山小巧玲珑,四面环水,风景秀丽,空气新鲜,它峰峦盘结,沟壑回环,竹木苍翠,风景如画。
君山四时景色各异,自然风光秀美。春赏奇花,夏观白银盘,秋戏林中仙子红绿叶,冬观洞庭湖候鸟。观鸟最佳时间是每年11月至次年1月,车队行进中,不时看到候鸟掠过天空,与湖光山色相映成趣。也正是洞庭湖优质的水资源,吸引着它们的年年前来。
04
十堰-西安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潺潺流水,孕育文明。寰行中国水生万象主题文化之旅也迎来收官站,西安,陕西水利博物馆,大名鼎鼎的郑国渠,其原址就在博物馆所处的地方。
这又是秦王朝的一大手笔。郑国渠与灵渠、都江堰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说来有些拗口,郑国渠不在郑国,而属于秦国,建造者是韩国人名叫郑国。
战国年间,韩国因惧秦,遂派水工郑国入秦,献策修渠,希冀藉此耗秦人力资财,削弱秦国军队。想不到此举适得其反。郑国渠首开了引泾灌溉之先河,它充分利用了关中平原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特点,最大限度地控制灌溉面积,而且形成了全部自流灌溉系统,可灌田四万余顷。
韩国的这一招,就好比为了削弱敌国国力,怂恿对方掉入军备竞赛的泥坑。想不到人家耗时费力,节衣缩食,开发出了一颗原子弹。
数千年后,由中国近代水利专家李仪祉主持修建完成的泾惠渠即建在郑国渠遗址上。李仪祉自幼生长在渭北高原,这片土地长期缺水。他的终生夙愿就是效法郑国、白公,振兴关中水利。
有人说,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上有“两个半水利学家”。一个是德国人,一个是中国人,半个是日本人。其中的中国人,就是李仪祉。
20世纪30年代,陕西连年大旱,赤地千里,十室九空。李仪祉主持建设的陕西关中“八惠渠”水利工程形成了民国时期中国最大的模范灌溉区。他率领民众兴修水利,使民众得以做工糊口,逃散的人回到家园,荒芜的土地再次得到耕种,新的希望、新的生命又萌生了。
《管子》说:
水乃“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人类同水的关系同人类历史一样悠久。
遇水而安,治水而兴。所谓治水之道,便是千年华夏繁荣昌盛之道。
别克“寰行中国”之旅已进入第五个年头,从“华夏探源”到“一带一路”、从“文化桥梁”到“文化宝藏”,别克寰行之旅踏遍中国的多公里车辙印记,是旅程,更是一份礼物。
今年的主题为“水生万象”,在别克Avenir高端子品牌新车的一路相伴下,阅大河山川,览天地豪壮。同时,别克品牌将继续携手国家地理,制作新一季《寰行中国》(RouteAwakening)纪录片,向全球观众展现中华文明如何在水的滋养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中国国家旅游》投稿邮箱:CNT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