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物康民
大山下的扶贫这样温暖人心
“幕天席地,阜物康民”,此藏头联携刻在天岳幕阜山之巅,上下联分别源自晋代《酒德颂》与南朝宋时期《后汉书》。我以为,该联对民生兴盛的守望是此幕阜大山文化的彰显,是岳阳这方热土滋养和诞生的忧乐精神,亦是注解着扶贫工作里处处牵系民心的温润。
看“脱贫攻坚”,大山深处栽情怀。11月27日,随同网媒团队走进幕阜山下的南江镇罗洞村、梅仙镇三里村,抑或还联想到接触到的南江镇黄裴村小学,其中的故事,其中的人,却是这样温暖着人心感动了我们。
何青峰:十年磨砺一线扶贫,“为民做主”创业振兴
“扶贫车间”是特指以带动脱贫为宗旨,解决贫困户就近就业问题的加工车间。南江镇罗洞村在岳阳市工商联驻村扶贫队长何青峰的帮扶带领下,村里办起了出口外贸的塑料包装加工厂、市场辐射三镇的米粉加车间以及打开了长沙、广东等市场的农特产加工厂等村办企业,让罗洞村成为了岳阳“扶贫车间”的典型。
高大帅气的何青峰在平江各乡镇参与扶贫工作已达十年。毫不避讳,何青峰坦承南江是他的故乡,也正因为“故乡人”的特殊身份,凭借多年的扶贫“实战经验”,前年来村里工作后,他更加铆足了干劲,为的是“不给自己丢脸”。
罗洞村村支部外景
冒着淅淅沥沥的寒雨,我们来到各个生产车间。塑料加工厂里机器轰鸣,生产的产品都是出口的“新鲜玩意”生活用品,紧张忙碌中的一村民回答“一个月搞二千,不算加班”;村里的蔬菜、肉制品扶贫加工厂与米粉加工厂建设与环境都整洁干净,因为实施严格的卫生制度管理,众人吃了“闭门羹”,在米粉加工厂务工的村民罗龙江羞涩的回答“月收入”。
谈到“扶贫车间”创立的经历,何青峰说多年的扶贫工作让他相信“只有产业才能给扶贫带来长久而有生机的推动力”。当初他严格标准,与镇、村领导狠抓几个食品加工车间的选址、建设与卫生,为了办理食品生产的证照,他甚至连续几天守坐在县长办公室,“符合生产标准县里必须要给办理”,他不依不饶的“为民做主”,让罗洞村一个又一个的突破了产业落地的瓶颈。
何青峰向大家介绍扶贫车间产品
何青峰多次絮絮念叨,说很遗憾天气不佳不能去张师山实地看看。相传汉代名相张良来罗洞村的此山伴师隐居。“千年古城墙、悬崖峭壁,是一处极为适合休闲度假的处所”。何青峰怂恿着大家下次来休闲度假,大家心领神会:这个大帅哥又在琢磨罗洞村旅游休闲产业方面的谋划了。
陈勇:从开始的不近人情,到现在的温暖人心
三里村位于平江梅仙镇,因为长期“遭受”各级媒体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