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发展 >> 正文 >> 正文

玄外之音之三十八董其昌临颜真卿裴将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3/3/21
北京治疗白癜风专业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董其昌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书画家,是继苏东坡、赵孟之后又一位集大成者。在晚明,形成了以董其昌为代表的华亭派,其针对中国传统文人画创作所提出的"南北宗"论对后世影响很大,成为之后近余年文人画创作的主要指导思想。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董其昌的艺术成就,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特推出专栏,精选董其昌的书画作品,介绍、赏析每一幅作品的艺术、文化内涵。每期推出一件作品,让博物馆里的名家作品,轻松地走进大众视野,供观众赏读、学习。

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明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

《临颜真卿裴将军诗卷》

尺寸:52.5cmxcm

收藏地点:上海博物院

书法释文:裴将军。大君制六合,猛将清九垓。战马若龙虎,烜赫耀英材。将军临北荒,腾凌何壮哉。剑舞躍游电,随风萦且回。入阵破骄虏,军声雄震雷。登高望天山,白雪正崔嵬。一射百马倒,再射万夫开。匈奴不敢敌,相呼归去来。功成报天子,可以画麟台。颜鲁公赠裴旻将军诗真迹,庚午中秋临。钤印:“董氏玄宰”“太史氏”白文方印

作品赏析明代是中国书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书画是在沿着宋元传统基础上继续演变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前期、中期、晚期。前期以仿宋院体为主的浙派书画,中期以后,以吴门书画为代表的文人书画占据主流,明代中后期,随着吴门书画的逐渐没落,以董其昌为代表的云间书派和松江画派开始扛起中国书画艺术发展的大旗。云间派和吴门派在书画艺术上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可以说云间派是在吴门书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很多艺术观点和理念都是相同的,他们都强调“师古”,崇尚经典,要向古人学习。但是,董其昌、莫是龙等云间书画家们认为“师古而不泥古”,讲究笔墨情趣,要有“自我”。董其昌深知其中的道理,从他十七岁开始学习书法第一本字帖,颜真卿的《多宝塔》到去世前一个月的《临摹宋四家法帖》,可以说临摹古人的经典贯穿了他的一生。我们看董其昌的书法,有颜真卿的圆润,米芾的跌宕,怀素的延绵,赵孟的静谧,这其中,颜真卿、米芾对于董其昌的影响是深远的,是刻骨入髓的,这可以在董其昌大量的书法作品中体现。本卷董其昌以大字行书临颜真卿裴将军诗卷,创作于明崇祯三年(年),作者时年七十六岁,应当属于董其昌晚年的作品。董其昌以小字行草见长,平淡儒雅风格居多,中年后期开始作大字,如《行书天马赋》、《行书岳阳楼记》等,董氏大字以米法较多,但本幅,以颜体为法,这在董其昌传世的作品中还是很少见的。董氏临摹之作,大都与原作不太像,以“自我”为主,注重神采的汲取,通观此作,用笔沉着大气,行气疏朗有致,虽于原作风格差异较大,然结字间有颜字之骨格盎然,神气俱足似有力拔千钧之势,磊落梗直,豪迈万丈。古语有云:“书为心画”“书者如也”,此作得刚正不阿之气息也。因云间当代藏家静之先生向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捐赠此作碑刻原拓之故,请教于上博凌利中先生,闲谈之中,得知此件作品一直存放于库房中,不予起眼,甚至差点为国家挣外汇而出售之,幸得以重新审定,确认为董其昌之真迹,才得以让我们目睹其风采,幸哉!幸哉!

赏析文字:彭烨峰

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馆长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

松江区书法家协会主席

校对:卢俊山

审核:彭烨峰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是以整理、研究、宣传董其昌书画艺术成就为主,兼顾松江书派和松江画派,利用网络数据平台,来开展松江历史文化特别是古代书画艺术的传承的专题博物馆,也是全国首家董其昌专题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