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图片 >> 正文 >> 正文

岳阳楼记阅读理解考题梳理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2/10/22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科学大讲堂 http://m.39.net/news/a_7637339.html

1、第一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第一段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交代了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缘由,肯定了滕子京的政绩,为下文写景、议论、抒情做铺垫。

2、文章开始写滕子京被贬,是否给老朋友难堪?

本文写滕子京被贬,实际上是表现滕子京身处逆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为后文写景抒情张本。

3、第二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第二段描写洞庭湖的全景,是为了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为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做铺垫,起过渡作用。

4、第二段为什么写洞庭湖的景色?

因为岳阳楼“前人之述备矣”,作者另辟蹊径,用洞庭湖的景色来烘托岳阳楼,用洞庭湖的景色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为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做铺垫。

5、第三、四段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第三、四段描写的景物一阴一晴,一暗一明,极力渲染悲和喜的气氛,表现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与古仁人之心形成对比,突出古仁人之心,从而抒发作者的博大胸襟和政治抱负。

6、第五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本段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阐释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抒发了作者的博大胸襟和政治抱负,并勉励滕子京,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7.“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具体指的是:①感极而悲者矣②其喜洋洋者矣(即:以物喜,以己悲)

8“古仁人”指的是古代思想品德高尚的人。作者借古仁人之心表达自己高洁的志趣。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

10、“迁客骚人”的“乐”是因自己的“得”而乐,一己之乐,“古仁人”的“乐”是因百姓的乐而乐,普天同乐;“迁客骚人”的“忧”是因为自己的得失和环境的变迁,一己之忧;“古仁人”的“忧”是忧国忧民,心忧天下。

11、“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指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作者用这句话结尾,既表现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又表现了对滕子京的规箴之意。

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现实意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要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担忧,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奋发有为,积极进取,为国家为人民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13、本文运用了对比手法,如将岳阳楼一阴一晴的景色对比,触发了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与古仁人之心对比,突出了古仁人的博大胸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