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接着聊圆明园,今天说的是四十景之一的“上下天光”。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最著名的一句话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描写景色最著名的一句话则是“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雍正就把这句的“上下天光”拿来给自己建的一个景点命了名。
上下天光位于后湖北岸,在“慈云普护”的西侧,胤禛时期叫“湖亭”,规模也不大。雍正时期,进行改扩建,中间的主楼探入水中,两侧是不对称的曲桥,右侧亭子为六角攒尖,左侧亭顶则为歇山式,舒展而优雅,并正式命名为“上下天光”。这是第一次变化。
乾隆继位后,对圆明园很多建筑都进行了重新命名,比如我们前面提过的“碧桐书院”“天然图画”等,建筑规模基本都没什么变化。而对“上下天光”却完全不同,没有改名字,却进行了重大修改。把左侧亭子的歇山顶改为六角攒尖,使两侧对称,另修了码头。乾隆写下“上下天水一色,水天上下相连”诗句时,应该是正泛舟在湖中浏览吧。这是第二次变化。
嘉庆是否对它有过什么动作,没找到相关资料。道光年间,动作更大,把原来的主楼,连同两侧的曲桥,亭子等全部拆毁,依照嘉兴的烟雨楼建成了“涵月楼”,成了赏月观湖的好去处。这是第三次变化。
咸丰继位后,可能觉得“涵月楼”过于孤单,为了庆祝自己的三十岁生日,就在北侧搭建天棚,可惜施工未完成,就遭遇了英法联军。这该算是第四次变化加第五次变化吧。
当年“上下天光”的美,我们现在只能从乾隆的御制诗和《圆明园四十景图》里来领略了。乾隆御制诗是这样写的:垂虹驾湖,蜿蜒百尺。修栏来翼,中为广亭。谷纹倒影,滉瀁楣槛间。凌空俯瞰,一碧万顷,不啻胸吞云梦。上下天水一色,水天上下相连。河伯夙朝玉阙,浑忘望若昔年。
现在,这里以遗址为基础,修复了涵月楼前的月台,站在月台上可以一边欣赏后湖风光,一边畅想当年清帝临湖赏月或泛舟湖上的轻松与惬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