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图片 >> 正文 >> 正文

宋诗宋词里的家国情怀唐诗宋词天地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3/3/17

提起家一定充满了幸福、甜蜜、温馨、亲切,严慈高堂父母妻儿手足情深。家是亲情脉脉的港湾,是爱与力量的源泉!

提到祖国一种骄傲豪迈之情油然而生,崇尚敬爱之意溢于言表。国是理想腾飞的舞台,是千万小家的依属。

“宁恋家乡一捻土,莫恋他国万两金。”是一种期许,是一种情怀。

以孔孟思想儒家道义为导向的文人志士们,自古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灯塔,秉持这种高尚的情操气节,民族的大义精神始终砥砺着我们中华民族奋勇向前。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屈原、杜甫等等一具具鲜活的面孔,铁骨铮铮不屈的风骨世代鼓舞着仁人志士哲思进益。

到了宋朝一直给人以孱弱可欺的书生形象。宋太祖建国初就制定了“尚文抑武”的战略方针。在如此强烈的一个尚文抑武的大环境下,宋朝的文臣武将们又有怎样的爱国情怀呢?

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岳阳楼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立下的誓言。范仲淹一生也是如此践行的。

范仲淹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少时用功读书只食粥配咸菜。进士及第后为官清廉,先是为民修筑海防堤坝,在此期间遇上暴风和大海潮。许多人力陈放弃,范仲淹临危不惧坚持不懈。不久,绵延数百里的捍海长堤,便凝然横亘在黄海滩头。保障了盐场农田百姓的生产生活。人们感激范县令的功绩,都把海堰叫做“范公堤”。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不仅仅是政治家,思想家更是文学家。范仲淹一生词作品虽然仅仅五首。但是每一首都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宋朝初期词作品主要广泛流传于坊间酒肆茶楼,大兴无病呻吟的靡靡之声,以及享乐成风表述奢靡的艳词。范仲淹在宋词词作上一改糜烂之音,内容风格多变,在宋词的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这首反应边塞生活的《渔家傲·秋思》,一方面写景塞外大漠戈壁,秋风起兮荒凉尤甚。一方面表现戍守边疆战士的艰辛困苦,千里孤城的严阵以待。而就在这荒凉的塞外有些微的伤感,也有将士们荡气回肠的英雄气,更有誓守边疆的捍卫家国安危的决心。

谁人没有家,将士在外征战谁不会想家。然而眼下战事未平还不是回家的时候,这时候放下心中的小家。为了国家安危在外征战戍守,尽管思乡情切,夜已深沉,难以入眠但还是能分得清孰轻孰重的。不会像候鸟一样到了秋天就飞到南方去。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把一份赤诚浓烈的爱国忧国精神,以及对家中亲人的思念之情巧妙的揉和在一起。“将军白发征夫泪”既有壮志未酬的感慨,又有希望早日抗战结束建功立业的期盼。把一位54岁年近花甲的老将军,还在外征战沙场的内心世界刻画的淋漓尽致。

二、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年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宋徽宗、宋钦宗父子被俘,皇亲贵胄后妃三千余人被虏获北上金国。金人在东京城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岳飞少时家乡就被金人占领,眼见金人残暴非人,岳母又极积勉励岳飞“从戎报国”,并在其背书“精忠报国”四字。靖康难发生后岳飞复土的中原的决心更加强烈了。

“三十功名尘与土”三十年来在外南北征战,虽然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绩,但是离雪耻靖康难收复失地还很远。“莫等闲”好男儿志在为国建功恢复中原失地,不要无所事事老来后悔。我满怀壮志,等到我重新收复了旧日的山河,再向祖国您大奏凯歌。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站在黄鹤楼上北望,战火使得许多城池荒废满目疮痍。想起当年曾经花团锦簇的城郭,雕梁画栋的楼宇,歌舞升平的太平景象。如今侵略者的铁骑踏血而来,尘土飞扬战事凶险。

我们的将士在哪里?他们血染沙场,为国捐躯。我们的百姓在哪里?他们在战火中丧命,尸首填平了沟沟壑壑。山河还是以往的山河,只是百姓因为战乱流离失所。什么时候我能再度请缨,率领精英劲旅挥鞭北伐打过长江。等到我成功之日再来续上今翻游黄鹤楼的雅兴。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在岳飞抗金形式赢得一片大好之际,宋高宗赵构及朝廷主和派却对其大加干涉和阻挠,迫害主战派。多人被罢免和杀害,眼看功业就要付诸东流。岳飞内心的极度郁闷,“白首为功名。知音少,弦断有谁听?”为国杀敌征战半生就是为了复土中原,建功立业。然而这其中的艰难坎坷使我身还未年老头已先白。朝中像我这样的主战将领少之又少,又有谁能明白我这份爱国的情怀呢?

岳飞的词从开始时的激烈壮志满怀雄心有希望,到后期被议和休战派压制于人的无奈。同样是忠君爱国却也反应出了,宋朝一步步走向削弱的过程。

三、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辛弃疾出生在当时已为金人占领区的济南,祖父辛赞在金为官,但是辛赞常常教导辛弃疾要适时拿起武器来反抗金人。辛弃疾少年时便有身在曹营心在汉立志收复失地的雄心,后在祖父的指点两次深入金军内部。详细了解了金兵的作战部署,这给后期抗金作战以及著写《美芹论》《九议》打下了坚实基础。

辛弃疾,曾经只带50精兵只身勇闯5万金军大营,于金军中智擒伪济州知州张安国。辛弃疾有勇有谋更是创立名噪一时的“飞虎军”。然而面对朝廷更多的讲和派也是无能为力。只能回想当年英勇杀敌的场面,“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这句词将辛弃疾一颗无力施展雄心又深深无奈的心情表达的活灵活现,读来令人令人扼腕叹息。

四、家祭无忘告乃翁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五首·其一》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陆游少年时便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雄心壮志。但由于入仕之初因考试名次在秦桧孙子之上,得罪于秦桧而被除名。一直壮志满怀未得伸展。秦桧死后,年陆游著《平戎策》随王炎领兵前线抗金作战。这是陆游一生唯一一次率兵在一线参与抗金战斗。

“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陆游的绝笔诗,陆游致死也没有看到南宋收复中原,反而是节节败退。刚刚拒完豺狼金人又来更凶残的虎豹的蒙古人。陆游怀着极大的遗憾离开了人世,但是他忧国忧民、致死尚思报国的精神一直鞭策着他的后人。

崖山海战后陆游的孙子玄孙们见国破山河碎,自杀的自杀,隐居山林的隐居山林,拒绝元朝的征召,更是不做元朝任何官职。

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崖山海战时已经被俘的文天祥,被元军将领张弘范要求写信给张世杰,劝他放弃垂死抵抗投降元军。文天祥断然拒绝了张弘范的要求,并写下了传颂千古的《过零丁洋》。文天祥和陆秀夫,张世杰被后人颂为“宋末三杰”。这首诗慷慨激昂,充分表现了文天祥的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操。捐躯赴国难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年3月南宋在崖山海战中被元军大败,全军覆灭。南宋最后一位皇帝死去,宋王朝灭亡。数十万计的宋朝军民百姓或不服被杀,或跳海殉国。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正气歌》

年1月,文天祥已经在大都的土牢被关押了3年多。一波又一波归降的宋人来劝文天祥投降。文天祥惟愿慷慨赴死并在土牢中写就《正气歌》。在其最后的绝命辞中写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写完后文天祥英勇就义,这份铁血丹心天地可鉴青史留名。

宋朝在经历了三百一十九年的荣辱兴衰风雨飘摇后惨遭覆灭。然而,宋朝文臣武将的爱国精神却不会覆灭。反而像燎原的星火一直引领着、照耀着华夏民族砥砺前行,一直激励着、鞭策着前赴后继的华夏儿女百折不挠。

作者:素心若初,面上青素心若初,一卷诗书捧心读。夜来静读书,觉醒写小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