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一首《岳阳楼记》闻名古今,也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他的范氏义庄在宗族内履行救贫、助学、体恤等救济功能,一直延续到清朝。在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钟镇涛和乐队唢呐电吉他奏唱范仲淹的诗。戳视频,一起走近这位千古贤臣↓
16:06走近更立体的范仲淹!
这位“先忧后乐”的千古贤臣
悲天悯人的情怀至今仍影响着无数人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去年,在《经典咏流传》第三季的舞台上
康辉、撒贝宁、朱广权、尼格买提
以央视boys的身份首次合体亮相
传唱了范仲淹的传世名篇《岳阳楼记》
令观众印象深刻之余
也让范仲淹的思想影响了更多人
而今,经典传唱人钟镇涛来到节目中
温情诠释了范仲淹的一篇边塞词代表作
《渔家傲·秋思》
秋风萧瑟,北雁南飞
羌笛悠悠,寒霜满地
一杯浊酒,乡愁依旧
年年月月,驻守边关的老将
已须发皆白
夜夜难眠,戍边将士的泪水
在梦中无声地落下
词中所描绘的场景
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
将士们的英雄气概、艰苦生活
以及范仲淹的爱国激情和浓重乡思
而这样开阔苍凉的意境
与钟镇涛饱含深情的歌声碰撞
实现了奇妙的融合
唢呐和电吉他的交相辉映
则让这首歌更具画面感
撒贝宁作为钟镇涛的资深歌迷
听罢顿觉内心充满力量和希望
廖昌永亦有感而发
“其实想家乡也有很温暖的时候。”
这次温暖的传唱让人们心头涌起丝丝暖意
也带大家走近了一个形象更立体的范仲淹
除了文学家和政治家的身份之外
他还是一名杰出的军事家
面对西夏的侵扰
范仲淹采取了一系列攻守战略
修固边城,精炼士卒
以正确的军事策略力挫敌军锐气
维护了边境的安宁
这篇《渔家傲·秋思》
就是他在镇守西北边疆期间所作
字里行间尽是一代名将的执着与坚守
同时流露出对将士在外征战的深切同情之心
身份虽然不同,仁者情怀却从未改变
作为军事家,范仲淹救国家于危难之际
作为政治家,他不畏强权,忧国忧民
作为文学家,他才华横溢,妙笔生花
留下众多流传至今的佳作
在音乐领域,范仲淹以琴载道
提出要像圣人那样“治四海先治琴”
他还在书法方面有着相当高的艺术造诣
此次,经典传唱人钟镇涛
就特意展示了自己的书法作品《渔家傲·秋思》
从中体会词人当时的心境
61岁时,范仲淹的一项举措
更是造就了延续近千年的传奇
当时,任杭州太守的范仲淹
在祖籍地苏州吴县捐助田地多亩
创立了我国史料记载的
第一个非宗教性民间慈善组织
范氏义庄
在宗族内履行救贫、助学、体恤等救济功能
构建了完善的宗族内部福利体系
堪称是我国民间宗族福利机构的楷模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
士大夫死后能被赐谥号“文正”的
必定是在政绩、人品、学问等
各方面均有建树的立功立德立言者
司马光曾评价道:
“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
可见这一谥号地位之重
作为北宋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偶像”
范仲淹去世后被赐予了“文正”谥号
获得了这一古代文臣的最高荣誉
而他所设立的范氏义庄
历经余年的风雨而绵延不绝
成为了中国慈善史上
存续时间最长的民间慈善组织
不仅如此
义庄模式还深刻影响了各地官员和仁人志士
成为了他们纷纷效仿的对象
也为现代慈善事业提供了诸多启迪
△图片来源于网络
范仲淹以清廉自持,不与世沉浮
他胸怀天下,淡泊名利
不仅身体力行做到了清俭一生
而且特别注重教育后代
对其子孙影响颇深
范氏家族自范仲淹之后
以清廉俭约著称于世
子孙皆守其家法
为官之时以天下为己任
寒窗苦读,救世济民,兴办学堂
不慕财富,先人后己……
这是范仲淹留给后世的清明家风
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钟镇涛
亦十分重视家风传承
大女儿钟懿名字意为“钟意”
小女儿的名字钟帼
则取自“中国”的谐音
“喜欢中国”
是钟镇涛对女儿的殷切期望
他希望能够将爱国情怀厚植在孩子心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是范仲淹人生态度的缩写
“将军白发征夫泪”
是英雄的眼泪,仁者之泪
文能治国,武能安邦
范仲淹的作品流芳百世
他的英雄气概和家国情怀
亦超越了人生与时代
长存天地间
正如撒贝宁所说
范仲淹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
盖了一座高楼
照耀我们不灭的精神理想
指引着我们登高望远,携手前行
(编辑崔智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