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上至真命天子,下到州官县府,都喜欢修建楼阁。中国古代的楼阁,或用来纪念大事、或用来宣扬政绩、或用来镇妖伏魔、或用来求神拜佛,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越王楼(因杜甫《越王楼歌》而闻名天下,远景楼因为苏东坡题名《眉州远景楼记》而著名,北方鹳雀楼(因王之涣《登鹳雀楼》而闻名),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黄鹤楼(因崔颢的《黄鹤楼》诗而闻名),岳阳楼(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闻名)等等
滕王阁
滕王阁的名字,来源于唐朝时的滕王李元婴。李元婴是李世民的弟弟,最初被封在山东滕州,在当地建了一座滕王阁。后来调任的江西洪州(今南昌),于是在南昌又建了一座。到了唐高宗年,李元婴改任隆州(今四川阆中)刺史,在嘉陵江畔又建了一座滕王阁。三座滕王阁中,名气最大的是江西南昌的滕王阁,位于赣江之畔。滕王阁之所以闻名,跟唐朝时大才子王勃有关,他写了一首《滕王阁序》,其中有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流芳百世。
岳阳楼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年前后,其前身相传为三国时期东吴大将鲁肃的“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城楼”,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此时的巴陵城已改为岳阳城,巴陵城楼也随之称为岳阳楼了。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登览胜境,凭栏抒怀,并记之于文,咏之于诗,形之于画,工艺美术家亦多以岳阳楼为题材刻画洞庭景物,使岳阳楼成为艺术创作中被反复描摹、久写不衰的一个主题。登岳阳楼可浏览八百里洞庭湖的湖光山色。岳阳楼在湖南岳阳洞庭湖西岸,相传三国时此地就有阅兵楼,唐代以来诗文更盛,如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迴洞庭开”、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等。宋代重修岳阳楼,范仲淹曾撰《岳阳楼记》,楼名更传扬天下。以岳阳楼为主体的景区面积为亩,分为文物保护封闭式管理区和公益性开放式休闲区,内有三醉亭、仙梅亭、怀甫亭、小乔墓、瞻岳门、洞庭风韵诗廊、汴河街、双公祠、五朝楼观、碑廊、吕仙祠等多处景点。景区内绿荫修竹,环境优雅,文化气氛浓郁,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均曾登临岳阳楼。是其中唯一保持着清代原构的史迹,因其建造年代之早、自然风光之秀、建筑工艺之巧、词章歌赋之佳而闻名,明李东阳《书岳阳楼图后》称:“江汉间多层楼杰阁,而岳阳为最。”
黄鹤楼
黄鹤楼是闻名中外的名胜古迹,它雄踞长江之滨,蛇山之首,背倚万户林立的武昌城,面临汹涌浩荡的扬子江,相对古雅清俊晴川阁,刚好位于长江和京广线的交叉处,即东西水路与南北陆路的交汇点上。登上黄鹤楼武汉三镇的旖旎风光历历在目,辽阔神州的锦绣山河也遥遥在望。由于这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前人流传至今的诗词、文赋、楹联、匾额、摩岩石刻和民间故事,使黄鹤楼成为山川与人文景观相互倚重的文化名素来享有美誉。
鹳雀楼
我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仅存年被烧毁,却因一首唐诗流传千年我国古代许多知名的建筑,都是靠着诗词而流传至今为人所熟知的,如我国古代四大名楼,不过关于四大名楼的版本有好几个,其中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是没有争议的,位于山西的鹳雀楼,就是某个版本的四大名楼之一,当然也有一个版本是山东蓬莱的蓬莱阁。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的黄河东岸,许多人知道鹳雀楼,是因为唐朝大才子王之涣的一首诗《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首古诗让鹳雀楼流传了一千多年,更成就了一座文化名楼。不过鹳雀楼只存在了多年,在金兵与元兵争夺蒲州的战争中被烧毁。后来的多年间鹳雀楼一直没有重建,只剩下了遗址,依然有无数文人前来游览。再到后来由于黄河改道等原因,鹳雀楼的遗址也找不到了,成为一座只存在于文学作品中的名楼。直到年,鹳雀楼在如今的永济市黄河东岸重建,但并非是最初的故址了。新建的鹳雀楼于年正式对游客开放,为一座仿唐建筑,高73.9米,成了永济知名的旅游景点。鹳雀楼三个字对于许多游客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虽然已非古迹,但总能在故事中找到对应的实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