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图片 >> 正文 >> 正文

谈洞庭湖诗独步天下的杜孟题诗,到底谁更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3/4/29

洞庭湖,古谓之云梦、九江、重湖。盖其涵渺蓄壮,又有“八百里洞庭”之说,历代骚人墨客感鉴题者多不枚举,但其中真得气象者唯二,一则杜工部之《登岳阳楼》诗,一则孟襄阳之《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

然则《登岳阳楼》、《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虽然在众多题诗中独占华彩,但文人自有相轻,杜、孟二人可能不曾在意,但历代拥趸们却极其热衷于此二诗的抗鼎之辩,冲顶扬沸之声,时至今日仍不绝于耳。显然,笔者也是好事者一,于杜、孟二诗,也忝有私见。

孟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评叙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此诗虽似咏洞庭,但实际上是一首干谒诗,所谓干谒诗便类似于如今的“自荐信”,彼时社会颇重诗名,且当政者也不乏诗人,即如此诗中所赠之“张丞相”便是“岭南第一人”张九龄。

干谒诗因所谒之人通常为显达贤贵,所以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便是善用“比兴”以显“敦厚含蓄”之意,同时又是乞垫进身所用,言辞之属也腾挪不便,《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便是非常典范的一例。当然,如太白《与韩荆州书》中“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皆王公大人许与气义”等直抒胸臆的猛谀之言毕竟少数。

孟诗此诗虽是五律,但细咏吟哦,却是以古意为脉,所以能在格律之中不多见近体雕琢之处。施补华《岘佣说诗》曾言:“五言律有中二语不对者,有全不对者,须一气挥洒,妙极自然。初学人当讲究对仗,不能臻此化境。”也正因孟的诗风如此,所以才让“将复古道,舍我而谁”(孟棨《本事诗》)的李白引为先达,甚至不乏敬慕之情。“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李白《赠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此诗一二联历代诗评皆以为“雄壮”、“气胜”,但实际上以“浑厚”称之较为妥帖。实际上,“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这种以景入界的笔法是五古常用之法,也是画中常用之“泼墨”法,首联前句寻常点时间、地点,后句渐次刷色,其面字又在“涵虚”这种若有若无之中,兼廓以“太清”(天空),所以便营造出一片“浑浑无边际”的背景

。(明代陆时雍《唐诗镜》:浑浑不落边际。三、四惬当,浑若天成。)

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句,化上联之静为此联之动,其中“蒸”、“憾”特显警策,为什么这么说?前句则起势于云气之中,又得势在平湖之中,其中腾挪变化非常丰富,如果动词下的不稳,则全联便散,如果下的不重,则失于轻巧。“蒸”得其广、厚,“憾”得起稳、重,非有此二字才见此联之雄壮浑厚。我们说的炼字便是如此,练的便是这种整体气味的统一和和谐。(清代张惣《唐风怀》:南村曰:起得最高。当时皆惊“云梦”二语为名句,其气概故自横绝,不知“涵虚”句尤为雄浑,下二语皆从此生。)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前四句望洞庭,后四句则始干谒诗,大约是这种“自荐”,后人便认为孟子失了“风流”本质,甚至说出“前半何等气势,后半何其卑弱!”这等话来(清代屈复《唐诗成法》)。

但实际上就颈联之转承笔法并非如诸家说的那么不堪:前四句写洞庭之浩淼,所以才能有“欲济”之感,同时又再折一层意思,自“欲济洞庭不可过”又兴象至“欲济天下而无门”,又若非前四联极写洞庭之广阔则不能有“天下”之意。转笔之自然、元转可见一斑。李庆甲《瀛奎律髓汇评》中纪晓岚有评曰:“前半望洞庭湖,后半赠张相公,只以望洞庭托意,不露干乞之痕”便是如此。

杜甫《登岳阳楼》评叙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颔联一直都是千古名句,气象绝大涵盖天地,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杜诗仅是以叙述为起笔,便能承住“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而不见局促。为何?盖因为虽是叙述起笔,但却是用“昔闻”和“今上”拉开了非常长的时间距离,其中自有空间之变、时序之变,故能包容绝大。

而“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中东南之空间,日夜之时间,莫不从中感景又兴象而去,不独似孟诗专写洞庭湖之雄阔,较之孟诗更有多了一番时代的气象。所以胡应麟才会说:“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浩然壮语也,杜“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气象过之。”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颔联极大而颈联极小,所见者“吴楚东南”,“乾坤日夜”皆天地至大之境,但也恰恰是置身于这种环境下,才越发容易翻起平生恨感来,所谓不临渊不能说其深便是这种大小对比的本质了。

杜诗这种大小对比虽然能见笔力,但却并非他的精髓所在,此诗的精髓只在“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一句。盖因为二、三联大小已经写到极致---------第四联如果顺者颈联写,则画蛇添足,因为前两联能写的都写了,但如果转开一层,又容易写的局促不相称。所以这种极大极小的作法一般都出现在绝句中,如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春风不度玉门关”等。

但杜诗尾联中,却能转出“戎马关山北”一层,将前文阔达的景色与落寞的自叙全转到彼时家国的战火支离中----------这才是杜诗心胸、笔力的精髓所在。清代黄生《杜诗说》:前半写景,如此阔大;五、六自叙,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结语凑泊极难,转出“戎马关山北”五字。胸襟气象,一等相称,宜使后人搁笔也。

杜、孟二诗同评

二诗对比中,不难看出是杜诗胜过一筹。历代诸公都认为是杜诗于笔力胜于孟诗,但其实不然。杜诗所胜处其实不在笔力,而在于境界。当然,“境界”这个词不适合作正常诗评语,因为过于玄谈;但要在孟浩然、杜甫这种水平之中分交轩轾,则非境界不可谈。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三、四雄跨今古,五、六写情黯淡。著此一联,方不板滞。孟襄阳三、四语实写洞庭,此只用空写,却移他处不得,本领更大。

孟诗虽是“干谒诗”,然得益于古法为律,故能于雄阔中得敦厚,又得益于笔法自然,故虽为“自荐”,但也不伤格调---------但是呢,孟诗的好处是寻常第一流诗人的好处,而杜诗却似乎不能以常人诗论而论之。

杜诗感发兴象总有一种时代的印记在其中流转不暇,如前文杜诗评述中尾联作法,非老杜不能道,为何?因为杜诗不独是在自身感受,不论是“亲朋无一字”抑或是“老病有孤舟”,悲则悲矣,但在老杜眼里却还比不得家国动荡之悲感,所以杜诗才能最后写到“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虽然见笔力,但更看重的境界,看重的是胸襟气象。

孟浩然不能到此境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