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图片 >> 正文 >> 正文

你不知道的中国03唐诗宋词里江南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3/5/21

“山外青山楼外楼,青山与小楼已不再有……”隔了很多年,突然在一个老院子里听到这首歌《中华民谣》,一下子击起了心里的涟漪。清婉的音乐,干净的歌词,恍若隔世。于是想起来跟大家聊一聊唐诗宋词里的“江南四大名楼”。

目前大家熟知的是“江南三大名楼”,即: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

那第四个楼在哪呢?

01/古楼寻踪

说法一:江苏南京的阅江楼。

这显然不对。阅江楼是明朝洪武七年(年),由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建设,可刚刚平砌完地基,朱元璋又突然下令停建了,所以历史上并没有真正的阅江楼。直到年,南京市政府批准重建此楼,才结束了它六百多年来“有记无楼”的历史。所以,它不可能出现在唐诗宋词里。

说法二:江西九江的浔阳楼。

就是白居易《琵琶行》开篇“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里的那个“浔阳”,为九江市的古称。白居易也写过《题浔阳楼》。《水浒传》更是让浔阳楼人尽皆知。但人们只能通过从唐朝到清康熙年间文人墨客的描述去想象它的样子,它何时建立、何时消亡已不可考。今天的浔阳楼是九江市政府于年重建的。享誉文坛的浔阳楼,规模较小,是一个集酒楼、餐饮于一体的喧嚣经营场所,其文化底蕴稍逊,可以称为“江南十大名楼之一”,但尚不够跻身于“江南四大名楼”。

说法三:山西蒲州鹳雀楼

鹳雀楼始建于北周,确实历史悠久。因唐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而名扬天下,却不幸毁于元兵进攻中原的战火里。现在的鹳雀楼是年重建的,但真正的旧址已不可考。就知名度而论,它倒确实可以称之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可惜“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美景并不在江南。

如果以上皆不是,那唐诗宋词里的江南第四大名楼究竟在哪呢?在翻阅了很多史料后发现,或许应该是安州的浮云楼(即今天湖北省安陆市)

02/被遗忘了的千年古城与名楼

现在提起安陆,许多人都很陌生。但是说起历史上的郧子国、安陆郡、安州、德安府,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它的辉煌。

安陆地处鄂中腹地,属于武汉“8+1”城市圈的范畴。是楚文化发祥地。也是国家公布的“千年古县”之一,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西周时为郧子国,战国时期称“安陆”,隋为“安陆郡”,唐朝改为“安州”,北宋时置德安府,一直沿用到年清朝灭亡。年改回安陆市,年划归孝感市管辖。明朝时安陆德安府与北京顺天府、南京应天府齐名,曾盛极一时。明宪宗之子岐惠王朱佑榆、寿定王朱佑楮、明世宗之子朱载圳均封国于此。

安陆在唐朝时也是一个著名的交通枢纽和军事要塞,扼守着鄂北三关,有涢水(今安陆城西的府河)由襄阳直通江陵,交通便利,经济十分繁荣。商贾云集、人文荟萃、政客辈出。唐高宗时两大宰相——许圉师、郝处俊家族也在安陆。

大诗仙李白在27岁时,就在安陆娶了许圉师的孙女许紫烟为妻,并在安陆白兆山附近生活了10年。因此,安陆也被称为“李白的第二故乡”。如今白兆山上还有李白的塑像和纪念馆。

有学者这样总结李白的一生:

生在碎叶(今哈萨克斯坦)、长在江油(四川省江油市)、成在安陆(成家和成名)、醉在长安、老在当涂(逝世于安徽当涂县)。

一句“成在安陆”足见安陆对于李白的重要性,他在这里开始创作定型,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李白的缘故,唐宋时期很多文化名人都来过安陆并留下诗文。例如:王维、杜甫、杜牧、孟浩然、欧阳修、苏轼、曾巩等。

在他们的诗文中,“浮云楼”是常常被出现的题咏对象。

杜牧曾写过《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郎中》:去夏疏雨余,同倚朱阑语。当时楼下水,今日到何处。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楚岸柳何穷,别愁纷如絮。唐人赵嘏将《登安陆西楼》诗作题写在浮云楼墙壁上,两百多年后,宋朝的曾巩客游至此,感而题诗《浮云楼和赵嘏》:万里聊供远眼开,檐前不尽水声哀。朝云尚拂阳台去,羽猎曾围梦泽来。解带欲留长日坐,倾壶难饮故人杯。邅穷万里飘萍内,到此登临更几回。成就了一段诗人题咏的佳话,也使得这两首诗作流传至今。宋时安陆本地的状元郑獬也写过《浮云楼》:楼在浮云缥缈间,浮云破处见朱栏。山光对入郧城紫,溪影横飞梦泽寒。宋太宗在位时,侨寓安陆的广西人王世则两中状元,成了有史以来的连科跛脚状元。天圣二年宋祁、宋庠同榜及第。皇祐五年,郑獬状元及第。安陆四状元当时轰动天下,在嘉佑年间大动了一次土木,兴建了四状元里,盖了四状元牌坊,新建了德安府儒学,整修了城池,把已经荒废的浮云楼整修一新。慕名游览浮云楼成为时尚,宋祁韵题《次韵和安陆王工部郡圃早春》:郧波翻縠抱城流,梦比春风第一州。槁质枉陪温树密,胜襟还负岘亭游。风英百种纷如绣,溪羽千声巧命俦。遥识使臣兴感地,浮云长映最高楼。宋祁就是那位写“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状元。

这些唐诗宋词里描写的“浮云楼”,在安陆城西,大约建于唐代元和年间,因建在浮云寺,又名浮云寺楼。宋人郑樵《通志·艺文略八》著录有“《浮云楼诗》一卷”,此书与著录的《岳阳楼诗》一卷、《滕王阁诗》一卷等,都是唐人楼观题诗的重要作品,可见浮云楼当时的地位和煊赫声名。

所以,今天我们去安陆就能见到浮云楼了吗?很遗憾,不能。浮云楼已经在近代历史的烽火里化为了烟云。

03/消亡的名楼和延续的诗魂

清朝咸丰四年甲寅(年)三月初十,太平军攻入安陆县城,杀知县万成,五年(年)二月十九,太平天国英王李玉成,由黄州、汉阳攻克德安,将德安古城付之一炬。浮云楼、司马书室、宋代的车盖名亭和明朝三个藩王宫殿等名胜古迹尽毁于熊熊大火之中。

同治五年丙寅(),知府振麟、知县杨茂春修城上更楼48座,包括西门城楼南边的得月轩、西南角的宴凯阁和城西北角重建的仿唐宋古风格的浮云楼。

年,安陆富商、清末秀才明海琴慷慨解囊,于安陆城西北隅仿明清古格局,恢复浮云楼景观。经他之手,还陆续修复了安陆古城东南的文昌阁、城西门太白楼、城内麒麟阁的熙春台等。每修一处,他都亲自撰写碑文并题写楹联。

其中浮云楼由匠人蔡维益设计,三层菱形塔状,木梯旋转而上,雕梁画栋,建筑精美。

不料,年,日军入侵安陆,飞机投下的炸弹把浮云楼、汉东书院及周边古建筑炸得惨不忍睹,老城南门和北门也被烧坏。

日军以城内制高点为军事基地,烧毁了基地周围古建筑和民房多间,很不幸的是,安陆历朝历代的古建筑基本都在这些制高点及其周边。

至此,唐诗宋词里著名的“江南名楼”——浮云楼和从未遭遇过大自然灾害的平安古城——安陆的所有古建筑,均在日军的战火里灰飞烟灭、消失于历史的尘埃之中。闻名历朝历代多年的安陆古城风貌荡然无存。

凤凰台、紫金台、碧霞台、凤山春晓、南岗栖梧、司马书室、樱桃古渡、涢水晴波、谪仙桃岩、车盖名亭、西贩麦秋这安陆古城的“三台八景”从此只存留于史书记载和我们的想象之中。

现在的安陆,护城河依旧,却早已没了“钱袋子”形状的古城墙;

长江流域浅丘地貌的灵秀山水依旧,

却再也找不回“梦比春风第一州”的浮云楼;

德安府里没了皇子和宰相,白兆山上也没了诗仙。

安陆钱冲银杏谷

每年深秋去安陆钱冲古银杏国家森林公园摄影,看到当年李先念就任师长时的新四军第五师师部旧址,以及旁边被日军炸毁的碉堡时,都会悲愤地想起在日军炮火里化为灰烬的古城和名楼。

安陆钱冲新四军第五师师部旧址

中国大地上,又有多少古城名楼逃过了烽火的浩劫呢?

或许,名楼如美人,总有薄命时吧!躲过了千年的天灾,却最终没逃过滔天的人祸!

幸存的那些散落在广袤大地上的古遗迹,我们更应该好好呵护和珍惜,我们不能一边在故纸堆里寻找文化自信,一边又任由仅剩的遗迹像一个垂暮的老人,凄凉无依地躺在荒草堆里。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方的文脉传承。

就像,浮云楼虽已成炮火里的浮云,但安陆人民的骨子里却仍流淌着唐宋的诗魂。

那些吃着李世民爱吃的“南乡萝卜”和白花菜,说着唐宋古方言安陆话的市井民众,都还或多或少保留着些吟诗作赋、即兴诗词、琴棋书画的文学艺术天赋。

安陆南乡萝卜

这种文脉传承还好没有随浮云楼一起湮灭。

希望其它尚存的“江南名楼”下的市民也可以传承它们更为卓绝的文脉和才情。

嘉庆年间词人舒梦兰编选《白香词谱》,在第二十五牌收录《西江月·安陆浮云楼》,词中写道:

雕栋紫微登览,浮云世美曾夸。

画楼安陆渚流霞,共语朱阑碧瓦。春水东流何处,秋山西月年华。

人生一梦日光斜,惟有断肠情话。

就用这句“人生一梦日光斜,惟有断肠情话”来缅怀千年名楼和我们正在逐渐遗忘的优秀传统文化吧!

让我们记住那些散落在历史烽烟里的经典。

愿历史遗迹永得现世安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