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图片 >> 正文 >> 正文

关于岳阳楼记的三个真相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4/9/3
白癜风秘方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917/4698007.html

可以这样说,凡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的中国人没有不知道范仲淹的,而知道范仲淹的人百分之九十以上记忆最深他那篇《岳阳楼记》,尤其是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有一篇传世名作已经够了。虽然,范仲淹并不是只有一篇。比如那首题为“秋思”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和《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同样家户喻晓。

当然,《岳阳楼记》在范仲淹的创作中分量更重。

不过,在我们通过作者描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感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仁人之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时,我们却被范仲淹“欺骗”了,而真相却是这样的。

真相一、范仲淹并非家贫。

在学习《岳阳楼记》时,老师们常常用范仲淹“贫困无依”和“苦读及第”来激励我们。其实,范仲淹并不家贫。

事实上的范仲淹出生名门。其先祖是唐朝宰相范履冰,高祖范隋唐懿宗时任丽水县丞;五代时,曾祖和祖父均仕吴越,父亲范墉早年在吴越为官,后来归降大宋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宋太宗端拱二年(年)10月1日范仲淹生于徐州节度掌书记官舍。淳化元年(年),范墉因病卒于任所,母亲谢氏“贫困无依”,抱着两岁的范仲淹改嫁淄州长山人朱文翰,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

朱文翰何许人也?长山县朱氏宗谱记载:“始祖文翰,字苑文,宋太宗端拱二年(年)中进士。任江南平江府推官。召试馆职,授秘阁校理。真宗即位后,拜户部郎中。景德初()出为淄州长史。历盐铁度支判官,知宿州摄河中府事。迁平江府刺史。年继配谢氏,是为范仲淹继父”。

显然,朱文翰同样为官宦人家,家,并不贫。即使范仲淹家贫,也只是他的幼年事情的短短时光。

真相二、滕子京不是一名好官。

《岳阳楼记》开篇作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从记叙中看,滕子京是一名“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好官,只是仕途受阻被“谪守巴陵郡”。

然而真正的滕子京并非如范仲淹所溢美的那样,据《宋史》记载,滕子京被贬是因为他在泾州任职期间,“费公钱16万贯”,除去分给“诸部属羌”及“馈遗游士故人”外,仍有数万下落不明。此事被监察御史揭露后,朝廷派员前往查勘,而滕子京竟以销毁收支的卑劣手段“抗拒组织”。最后得亏了范仲淹的“力救”,才得以降官一级“谪守巴陵郡”。

为什么范仲淹要给滕子京美誉之言,在《岳阳楼记》一文中说他在贬官一级后,“不以己悲”,仅用一年左右的时间,便把偌大的一个岳州治理“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原因是滕子京和范仲淹两人同于大中祥符八年(公元年)中进士,是同窗,是朋友。替朋友说话,是情理之中。只是令人想象不到的是,本来毫无声名的滕子京居然以一篇《岳阳楼记》流传后世,而且还得了一个“勤政为民”的美名。

真相三、范仲淹并没有去过岳阳楼。

《岳阳楼记》是一篇为重修岳阳楼写的记,内容充实,情感丰富,议论、抒情、写景、叙事结合得非常自然,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迁客骚人登楼时或喜或悲的惆怅悲沉之情。按理是没有身临其境是无法创作出如此文章,也无法表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感慨。

但,事实上范仲淹从来没有去过岳阳楼。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恰好好友滕子京来信附上《洞庭晚秋图》,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范仲淹一口答应,就在邓州的花洲书院里挥毫撰写了著名的《岳阳楼记》。足见范仲淹是一看图作文的高手。

究其原因,显然和他被贬有关。本文写于年,当时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而滕子京也是刚刚被贬一年,所谓“同是天涯沦落人”被贬之人的感受是相通的,因而有共同的思想情感。通过作文,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仍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很是符合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之意。

当然,这些“真相”对今天的我们来说,已可不必在意。我们应该在意的是我们自己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