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图片 >> 正文 >> 正文

回到公元769年的清明节致敬诗圣杜甫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5/7/5
白癜风异地就医 https://m.39.net/disease/a_9123027.html
#清明节寄哀思#

又到了伤怀故人的清明。

自古以来,这份情怀绵延不绝,无数文人骚客都在清明时节留下了千古名句,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如世人熟知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

而今天要分享的是另一位伟大诗人,他穷其一生不得志,漂流半生不得所,用他的悲怆之眼和苍劲诗句,见证和记录了一个王朝的衰落。那么他又在当时的清明留下些什么呢?

时间回到多年前(年),洞庭湖上,清波荡漾,雾气缭绕,客船飘零,一叶孤舟徐徐驶过,湖水中倒映出一尊垂垂老矣、沧桑疾苦的面庞,正是年近六旬的杜甫。

他伫立船头,置身烂漫新春,两岸红颜嬉戏,空中飞鸟滑翔,但心情却五味杂陈。

他回顾自己飘零的一生,或许想起了逝去的父亲,夭折的儿子,以及跟随自己长年飘零的家眷,或许想起了曾经辉煌的盛唐,和年轻时怀揣一腔报国热血的自己。抑或想起了逝去的挚友严武,曾同游共饮的李白,还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李龟年。也许他还想起了长安狱中的家国忧思,夔州萧瑟秋景的悲叹,成都草堂的片刻欢愉……一幕幕画面像是在这洞庭水天织起了一幅水幕,随即又骤然落下。定睛回神,美好的春色依旧无法治愈苍老无力的自己,于是心生悲叹,作下《清明二篇》。

其一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

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

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

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其二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春水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

杜甫的一生在此二篇诗中得以窥探一二,少年游学,青年落举,中年逃亡,老年穷困。而在尝尽人世疾苦的他依旧没有舍弃气节,沉沦不起,同年他再登岳阳楼(次年去世),依旧写出了“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的豪迈诗句。

清明是哀思的时节,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化悲伤为力量的契机。

命运是个节,如果解不开,那就系成花,愿诸君共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8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