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资源 >> 正文 >> 正文

范仲淹没到过岳阳楼,却写出了岳阳楼记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2/10/18

有人说范仲淹并没有到过岳阳楼,却写出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对于这个观点,以前我是不大相信的,现在我完全相信。作家想象中的世界,其实远比双目所及的世界要宽广和厚重许多,而当这个世界再加入作者的人格、理想、悲欢离合时,更有一种一泻千里,浩荡无际的气势。

也正因为没有去过岳阳楼,范仲淹眼中便有一个更宏伟,更别样的岳阳楼,一旦写出来,则勾连现实和想象,自己和他人,过去和现在,用那些似真非真,却又让人无限神往的描述,给滕子京一个满意的交代,让世人看到自己的济世报复。

范仲淹的理想,首推政通人和,那种天下安宁,秩序井然,百姓安乐,官民和谐的融洽,其实在后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东坡的《喜雨亭记》中,都是一脉相承的。如果再一直往前推,就能在《诗经》、《论语》、《孟子》,还有《离骚》等作品中看到它的根源。

儒家思想留给我们一个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人不管在逆境还是顺境,始终心怀天下,情系苍生。所以杜甫避难蜀中,还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样悲天悯人的诗篇。

南北朝的刘勰在《文心雕龙.情才》中写道: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文心雕龙》是典型的骈文,词采华美,对仗工整,但由于骈文后来完全走向华而不实的偏执道路,严重影响了社会风气和士大夫的进取精神,所以骈文在中唐时被韩愈柳宗元等人批得体无完肤。

当然,韩柳发动古文运动,自然也有通过文学变革推动政治变革的初衷,这一点也不否认。经过古文中唐大家们这沉重一击后,骈文便再也没有昔日的气焰,后面除了在宋初死灰复燃一阵子外,便渐渐沉寂在中国文学的长河中。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文学,尤其是中国文学,自诞生之日起,对道统的守护,已经成了它的首要职责。

人们常说文学艺术,事实上艺术只是文学价值中很小的一部分,所以作为南北朝一流文学家的刘勰,虽然没有听说过后世“文以载道”的说法,但他在用骈文写作的时候,又极其鲜明地反对骈文,一直践行着先贤的思想,是自觉的文以载。他自然也明白,文学一旦完全成了追求语言技巧的轻浮艺术,失去厚重思想的承载,就是舍本逐末,自轻自贱的。

阅读,的确是修心养性的好途径。读经典和名著,则更能给人不一样的踏实和温暖。所以,在阅读中静心,细思,阅己,阅人,阅世,再回过头阅书,则必然回味无穷。

历代岳阳楼记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10.99购买已下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0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