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资源 >> 正文 >> 正文

他没有书法天赋,却凭借勤奋成为了明代伟大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2/12/11

在明代,有这样一个人,他七次参加科举考试,却一直名落孙山,考官看到他的字后直言“写得太差了!”,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位被批评得一无是处的落榜秀才,竟然成为了明代最伟大的书法家之一,他的行书和小楷无论是当时还是直到现在来看,都是书法典范。

明宪宗成化六年(年11月28日),他出生在一个武官家庭,虽然家庭尚武,但其父希望他能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做个平安、踏实的文官,成化十二年(年),母祁氏卒,他被抚养于里中外祖母家。成化十三年(年),7岁的他竟然还不能说话,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哑巴、傻子,但父亲坚信他会大器晚成。成化十六年(年),11岁的他终于会开口说话了,于是就读外塾。成化二十一年(年),他与唐寅、都穆结为朋友,并且跟从都穆学诗。明孝宗弘治元年(年),考中乡里的秀才。岁试时,考官批评他的字实在太差,从此,他深受刺激,精研书法,并与蔡羽、吴爟结为朋友。

弘治二年(年),他看见一人作画,只见那人挥毫泼墨、一气呵成,创作出了著名的《长江万里图》,他彻底被眼前之人征服了,并虚心拜师求教,并知道了眼前之人竟是明代著名画家沈周。沈周本不想教他绘画,毕竟他不想因为绘画耽误了他的学业,但是沈周看到了眼前这个少年眼中的诚恳,他心软了,并且倾囊相授。弘治四年辛亥(年),其父亲好友李应祯与父聚会,他早已听闻当时著名书法家李应祯大名,遂决心跟随李应祯提高书法水平。后不久,李应祯将女儿许配给了他。二人相敬如宾,白头偕老,成了当时的模范夫妻。

弘治十年(年),与徐祯卿、钱同爱、朱凯、张灵等交往同游。他既博古善议论,又通晓元、明之际旧事,为时推服,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号称为“吴中四才子”。相信到这里,大家都能猜出他是谁了,他就是被后人称为诗书文画“四绝”的文征明。

文征明书法初师李应祯,后广泛学习前代名迹,篆、隶、楷、行、草各有造诣。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虽无雄浑的气势,却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一定风貌。小楷笔画婉转,节奏缓和,与他的绘画风格谐和,有“明朝第一”之称。

他的行书分为两类,一是以王羲之《圣教序》笔意为主所写的行书小品,一是以黄山谷笔意书写的大行楷。他深入研究王羲之、黄庭坚、苏轼、颜真卿、米芾、赵子昂,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风,为世人所推崇。

在草书领域,他学习二王、智永、黄庭坚、怀素,51岁所作《八月六日书事·秋怀七律诗合卷》颇有怀素神意,此幅与以狂草见长的祝枝山相比,毫不逊色。后人评价此作品称:“惟草圣如颠素不可拟仿”。

文征明的小楷造诣最高,主要师法传为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以及钟繇《宣示表》,王献之《十三行》等,又能融入唐人小楷笔法于一炉,形成"温纯精绝"的自家风貌。凭借小楷,也彻底奠定了文征明“当时第一”的书法地位。

文征明89岁逝世,去世前夕还在为他人撰写墓志铭,可以说,文征明虽然没有天赋,但是他刻苦勤奋,七十余岁仍写出了著名的小楷作品《琴赋》,八十二岁创作小楷《醉翁亭记》,八十四岁创作行书《岳阳楼记》,八十八岁还写出了行书《山居篇》及前后《赤壁赋》。俗话说“勤能补拙是良训”,文征明就是勤能补拙最好的例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