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资源 >> 正文 >> 正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大部分人其实都没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3/2/3
小鸟数飞曰习

今天我们开始讲论语开篇第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的编者把这一句放在开篇的位置,是随意的吗?如果是这样,那孔子的弟子徒孙们要挨打,一点恭敬心都没有,孔子的学说大家不用看了。这么重要的经典孔子的弟子就这么随便把各个语句堆砌成为一部书,孔子讲的忠孝何在?尽心为忠,善述人之志为孝,编辑如果没逻辑怎能说善述?怎能算尽心?如果孔子教出这样的弟子那大家没必要再学论语了。

其实论语的编排是否有条理,句与句之间有没有联系这个问题千百年来各位大儒先贤都莫衷一是。以朱熹为代表的一派认为论语非一人一时编辑,所以句与句之间没有多少联系。所以他的注解都是一句一句的去解读去臆测。而持这个观点的人是多数,因为目前为止还没有哪部注解阐述出论语编排的严谨性。另外有一些人如南怀瑾先生认为论语是一部逻辑严谨的书,上下文之间是有联系的。但持这一观点的人是少数,因为能阐述句与句之间有联系的例子很少。我的观点与南怀瑾先生的观点是相似的。说相似是我认为:论语的编排是严谨的,但又不大严谨。说明如下:

我们现在用的论语版本据说是西汉一个官员叫张禹在鲁论的基础上比对齐论之后进行增补整合在的版本。而鲁论和齐论的原貌已经不可考。而这一整合或多或少破坏了原来版本的逻辑性,其结果就是每一篇整体上保持有一定的逻辑性,但个别句子显得有点突兀,跟上下文之间难以找到联系,也许这些句子就是从齐论整合进来的。在接下来的解读中我们会试着对每一句联系上下文,联系整篇的中心思想进行论述,所以我对论语的解说会有很多超出前人的地方,至于有没有道理,各位看官可以自行斟琢。这是其一。

其二,整部论语,应分为上下两部,前十篇应为曾子及其门人编写的理论主体。为什么说上半部是曾子及其门人编写的?这个我会在第八篇做出说明,这里就不做展开了。这上半部的结构是非常严谨的,基本上完整的阐述了孔子的主要学说。宋朝宰相赵普也可能看到这一点,所以他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以上两个观点,如果我们对乡党第十篇稍作研究就可略知一二。这一篇全部是关于孔子衣食住行的描述,没有子曰或某某弟子曰之类的语句,也没有关于“人伦”道理的论述,这跟其他篇章完全不同。这篇的统一性不值得认真思考吗?难道不是“编排没有逻辑”一个反例吗?事实上,这一篇是在前面系统的阐述了孔子的学说之后,对他的德行容貌的描述。是孔子道德涵养于内,表现于外,表里如一、具体而微的集中阐述。具体而微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道德涵养得其全体而又能体现于每个细微之处。就像真正高贵的人举手投足之间都展现其优雅。所以以这一篇作为上半部的结束就是很自然很合理的安排了。

由此我们可以说,上半部的编排不是随意的。其实上半部第一篇讲为学,第二篇讲为政,第三篇讲礼乐,第四篇讲里仁,第五篇讲述孔子弟子及当时贤人的言行(这些言行有过,有不足),第六篇讲孔子最好的几个弟子的一些言行(这些言行都是合于仁道合乎中庸之道的)。这两篇的目的是通过学习贤人的言行来学习如何认知仁,怎么践行中庸之道,第七篇讲孔子修道、行道、述而不作的历程,第八篇讲述曾子在继承和宏扬孔子学说持之以恒死而后已的精神和功德。第九篇讲孔子依于仁循天命而行的言行,也就是《中庸》说的“率性之谓道”。第十篇讲孔子的衣食住行无不合于道。这是孔子得其道之全体并持之以恒须臾不离于道的自然结果。孔门弟子求学修身的目的是为了为政,为政的手段是礼乐,而礼乐的根本是仁,行仁有得谓之德。故孔子的理想社会是有德之人居人君之位,贤人相佐,齐之以礼乐,人人明礼而知廉耻故能安守本分,人民直而生,和乐融融。然而孔子虽修道有成,但天命并不给他一个有德的君王,不让他有周公之位,未能一展所学。不知天命者于此境况就会怨天尤人,孔子知天命,故能舍能藏而从其所好。其所好者: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用另一种方式推行大道。这个就是论语上半部的基本逻辑是一个完整的结构。

回过头来,既然论语上半部是经过仔细斟酌而编辑的。那这开篇第一句肯定是重中之重,是大有深意的,不可轻忽了它。事实上这句话展现了孔子求学问道的三个过程,也指出了求学的关键和求学的目标。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句话的文意(表面意思)。

学习然后不时地温习它不也是很愉悦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不被别人不认可而不心怀怨怒不也是君子吗?

字面上的意思很简单,相信大家都是知道的。但仔细推敲发现很有问题,列举如下:

1.一会儿学习,一会儿朋友,一会儿君子,三句话好像都没什么关联的,为什么孔子要放在一起说,是孔子讲话没有水平吗?还是我们没有水平读懂其中真意?

2.温习是愉快的?这跟我们大多数人的切身体会恰恰相反啊。那是我们学的东西不对还是方法不对?(可能两者都有吧,打个比方,同样是茶有的难以入口,有的韵味绵长这是茶品种不一样,同样的茶不会泡的泡出来不好喝,会泡的泡出来那叫一个享受这是方法导致的差别。)

3.有朋友来这不是很平常的事吗?为什么放在这么重要的位置讲这个不痛不痒的问题?

4.人不知而不愠就是君子了吗?这么简单吗?什么样的人才可以被称为君子呢?

如果这些问题弄不明白,我们就不能读懂这句话的深厚意蕴。

所以这一句话我们会花上很大篇章来分析解答。

学什么?

有的知识没什么养分,学起来像牛吃草,所以没有多少快乐可言。

有的学问博大而精深,像喝茶,像品酒,不但喝的时候是享受,会喝、长期喝还能养身。所以学什么?什么是一定要学的?什么是可学可不学的?什么是一定要深入研究的?什么是了解就可以了的?这些问题要搞清楚,否则方向错了,再用功也到不了目的地。

儒学学什么?我们在讲《论语》结构的时候已经有所提及。其实,本句最后就是学的目标,那就是通过学习成为君子。那学什么才能成为君子呢?在本篇第一句之后依次讲述了孔门弟子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曰:孝、悌,忠、信,仁、义,为政,贤贤改过,恭、敬,礼、乐。本篇最后来个总结,子曰:“不患不己知,患不知人”,所以总得来说儒学学的就是“知人”。知人然后知如何修身,身修然后能成为君子,然后能治国平天下。

学这些东西并不断的练习温习有快乐吗?当我们不断的在家践行孝悌,父母兄弟关系就和睦,家庭关系改善了家和万事兴不也是很快乐的吗?与朋友交往,信义为重,能守时,能遵守诺言,说到做到,然后得到朋友的尊敬和信赖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在单位,领导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用恭敬心对待我们的衣食父母,认真对待工作,做事有条理有交代不辜负领导的信任,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友爱他人,排队不争不抢,行车知道礼让行人,坐车知道给老弱病残让座,也许不会每个人都会报我以微笑,但我内心不愧于天、不怍于人,不也是很愉悦的吗?这样不断的践行所学也是训练我们的心,慢慢的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慢慢的就成为我们的一种品德。这种收获不也是快乐的吗?所以儒家学说是在家、出门都离不开的道理。学习儒学,关键是不断的练习,切身践行。如果学过了然后束之高阁那是没有用处的。子路在这方便就做的很好,“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就是说子路听到了一个道理,如果还没能切身躬行,就怕听闻新的道理。因为不能践行的学问,学再多也没用。

以上是学而时习之所得到的好处,能给人带来愉悦。还有一种发现之乐。如果以佛学的角度来讲,我们不修行都处于无明之中,每天忙忙碌碌不知为了什么。我们嫌父母唠叨,嫌朋友小气,看领导又觉得他们愚蠢,同事之间又勾心斗角,看每个路人都冷漠无情。看谁都不顺眼跟谁都置气。每天早上无精打采的出门,晚上又伤痕累累的回家。内心孤独又无助。圣贤的道理学通了就如黑暗之中看到一盏明灯。那种喜悦就像小孩在海边发现了漂亮的贝壳,像采矿人挖出了宝贝。而不断的深入学习,点亮一盏盏明灯,再前后思量,把这些灯连成片,以至照亮整个无明世界。那感觉就像登泰山一览众山小,世界朗朗现于眼前。在家与朋友交往,在公司都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路路通畅,不会碰壁,少过错,如站在高处看迷宫,每条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孔子的孝悌忠信仁义礼智并不是独立的知识,而是有中心点一以贯之的。当我们下学而上达,从而知人、知天地、明大道的时候,那种喜悦更是难以言表的,以孔子的话来讲就是:“朝闻道夕死可矣。”既已明道,人生无憾,今天就死那也是天命使然,又有何惧,又有何不可?这是发现之乐,发现之乐有时候真的让人喜不自禁,有时候学到了一个道理精神亢奋,彻夜不眠。《论语》言简意赅,平凡而简单的语言看似平庸,实际大有深意。读《论语》,反复诵读,长长有“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又像品茶,品熟普,不知茶者觉得它寡然无味,知道茶的人品茶的独特的香味,好茶的人,满足于茶的喉舌生津和回甘,懂茶的人能品其茶气,能品出其年份生产地,制作手法、保存是否得法等等。读论语也是长读长新,不断深入,每次都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收获。

举个例子,第二篇讲为政,但是我们发现五、六、七、八几句讲的都是孝。如果我们不留意,以为这里单纯讲孝道,于是得出结论说,篇名“为政”是随意拿开头一句的第一个词做标题,只是个记号而已,无关中心内容;又认为每一篇里面句与句之间没什么联系,没有什么逻辑。但我们再想一想,第五句讲对父母无违,第六句父母之忧,第七句讲敬父母第八句讲色难,就是对父母不给好脸色。其实讲孝道的语句还很多,比如里仁篇第四里有“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又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对比这两个地方讲的孝的内容,其实是不一样的,第二篇的几句包括第九句弟子对老师的态度其实都是可以用于如何对领导的。孔子教学强调要懂得举一反三。把孝道推广到事君之道是很自然的。因为领导给了我们职位,给了我们施展的舞台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特别是能赏识我们器重我们的领导更要恭敬对待。比如第六句子曰:“父母为其疾之忧。”很简单的一句话,意思是:唯一让父母担忧的就是害怕生病了。老人怕得病,一来年纪大自己不方便还可能因此没命,而且还连累孩子,所以父母都害怕得病。这跟为政有什么关系?父母之忧也是孝子之忧。同样的,一个好的下属就应该想领导之所想,忧领导之所忧。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就写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反之,消极的对待工作,踢一脚就滚一滚,觉得我就收那么点工资,做了该做的就行了,抱着这样想法的员工往往本职工作都要打折扣。这样的员工恐怕只能一辈子都碌碌无为的。而好的下属能够主动的为领导、为组织排忧解难,从而能在工作上不断开创新局面。这样的下属哪个领导会不喜欢呢?

从这个例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论语的微言大义,平凡中隐含着深意,只不过前人把论语都割裂开来了,以致真意不明。当我们联系上下文,联系中心思想读懂了其中真意,是不是有种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快感呢?其实这里还可以继续深入的因为孝道是仁道的一端,但限于篇幅就不继续展开了。所以论语是前后关联又层层深入的,不反复温习琢磨怎么能融会贯通呢?

如果我们能这样去学习论语,一句“父母唯其疾之忧”我们推广到工作上,那就变成一个可以在工作上切实践行的理念。这才叫学以致用,如此才能真正发挥《论语》的价值。我们读论语就要这样要能跟自己的生活工作连结,如果连接不上那就还没读懂。就不要停止学习和思考。

以上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一句话的解说和举例。这句话有三个重点,一,儒家学习的内容是什么?二,想学有所成就要“时而习之”,孔子读《易》,韦篇三绝就是榜样。三,求学苦是共识,古人也讲学海无涯苦作舟,但正因为学习苦,我们必须要找到学习之乐,这在整句话里面两次提到悦,乐,孔子的意思很明确“乐”这才是真正的源源不绝的动力。如果以名利为目标鞭策自己学习那不是为了自己学习,学到的东西也不牢固,也不能持久。而只有找到学习的乐趣,才能在漫漫求道之路上不中途而,即使困苦也能像颜回一样安贫乐道,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后面两句的解说且待下回分解……

本号接下来将持续对论语上半部进行解读,以全面展现儒家学说。如果您觉得我的解读对您的学习、工作、生活有所启发,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