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溪桥东
梅溪桥东位于铁路洞口,明朝时此处是一个湖汊,一位叫杨梅溪的老人捐资在此修桥,故名梅溪桥。
上梅溪桥
80年代的梅溪桥,热闹非凡。当时很实用很普遍脚踏三轮车现在再也看不到了。骑单车的技术很高,可以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潇洒自如地穿梭,非常神气。
梅溪桥是岳阳最早的商业中心之一,如今依然是颇具规模的副食品和小商品批发市场。
过去的梅溪桥街面上,店铺比较简陋,很多门店自己用帆布或旧布料制作且收放自如的遮阳挡雨棚,显得非常凌乱。
三教坊西口
因处儒、释、道三教寺观之侧而命名的“三教坊”,又称“三教巷”。
塔前街下河码头
由于陆路交通运输不便,过去岳阳的水运比较发达,沿湖岸边不少大小水运码头,这就是其中之一。
下观音阁
观音阁街因位于观音阁前而名。观音阁分为上观音阁和下观音阁,以茶巷子为界。巴陵大桥和巴陵西路建成之前,观音阁东面出口与京广铁路道口相接,是出城的主要交通要道。
更早时的观音阁路面包括梅溪桥、竹荫街、南正街、塔前街、先锋路都是由青石板铺就,现在岳阳能看到青石板路面的只有街河口下面的鱼巷子,以及塔前街西侧的游击巷和河巷子了,有心人可以去看看,城市建设发展太快,不经意中可能就没有了。
乾明寺岳阳贞信女中
岳阳贞信女中是中国教会组建的第一所女校。年秋天,传教士海维礼之妻,海光中博士在塔前街乾明寺,创办了“Ziemer--memorialGirlsSchool”即“美立贞信女子学校”。
岳阳贞信女中在历史的长河中几经变更,年更名为岳阳师范学校,至年春季师范学校停办。
师范学校停办后,这所学校曾冠名岳阳县城南中学、岳阳县三中。直到年12月恢复岳阳市建制,学校才定名为岳阳市三中。
老街景
街上很热闹,80年代单车很普遍,岳阳不少街道临街一般是两层楼房,一楼门面,二楼居家,也有的是前店后居。屋顶盖的小瓦片,现在也很难看到了。
乾明寺街
乾明寺街,因乾明寺而名。乾明寺至今已有多年历史,规模极为宏大。先后有三朝皇帝为巴陵乾明古寺亲书御匾,历来香火兴盛异常辉煌,“跑江湖”一词就是因乾明寺派生而来。到民国初年至解放前,乾明寺逐渐走向没落。直至上世纪80年代,将原有寺庙中一块荒芜之地划拨给了寺庙。虽然其占地不到原有的三千分之一,但千年古寺终可有了栖生之地。
乾明寺东口
路边摊点、货郎、修鞋匠、糖人担、小吃担等小生意琳琅满目,这是过去老街区普遍街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塔前街
明朝初期,岳州南门外一带已逐渐形成街市,人们遂将位于慈氏塔前的这条街称为塔前街。塔前街自古就是传统手工作坊云集的街道。那时,岳州缺煤少铁,城乡人民,大至犁铧、锄头,小到剪刀、菜刀、火钳之类的日常器皿,都要到塔前街来置办。
上世纪60年代,塔前街的路面下挖了一至两米左右,平缓了从先锋路口到塔前街的坡道。街上原有的青石板路面也被掀掉运走,附近有人搬来铺在自己家的院子里,一些青石板做了路边的挡土墙,现在去塔前街还能看到。新的路面开始是三合土,后来铺设了水泥,再后来是柏油路面,但柏油路面不耐高温,现在好了,黑色沥青混泥土路面好看又平实。
塔前街中段
这里可以看到古老的慈氏塔,古塔雄视洞庭,为“巴陵胜状”之一,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它的对面,横跨街道,是年由美国基督教医院,为岳阳最早医院,医院,正大门后来移到先锋路。医院搬迁到巴陵东路后,这里成为医院。
先锋路西口
先锋路原名全妃巷,据说此处明朝时出过一位全姓皇妃而名。粤汉铁路通车后,全妃巷延伸到火车站,改名为车建路。大革命时期,郭亮在岳阳成立铁路工人俱乐部,号召铁路工人要做革命的先锋,人们便改成先锋路。
先锋路也是老岳阳非常繁华的一条街。街上店铺、旅社林立,其得益于先锋路东尽头位于建设路的岳阳火车客运站,老火车站建于年。七十年后,年岳阳火车客运站搬迁至站前路新址,老火车站作为货运站更名为岳阳火车南站。从此,先锋路也就慢慢萧条下来了。照片中那个圆柱形建筑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没见过,也不知为何物。它可是自来水必不可少的水塔,当时,这样的水塔到处都可以看到。
岳阳老城区(洞庭北路)
从照片中看,洞庭北路都是老旧建筑,这里坐落着云梦剧院、帆运社(水运公司前身)、气象台、宾馆、湖南省血防院和市血防所、医院、岳阳县木材公司、新新商场、自来水厂、东风服装厂以及木工、制订、油漆、卫生纸等工厂,包括门店有上百家单位,根据岳阳楼景区规划全部拆迁,至年9月1日汴河街开街,才变成如今别具一格的城市名片——汴河街、巴陵广场。
照片拍摄:黄湘煤陈运金柳仁祥
图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