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资源 >> 正文 >> 正文

初中古诗文理解与练习岳阳楼记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3/6/6

《岳阳楼记》

第一部分:

岳阳楼记

范仲淹宋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全文翻译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隔了一年,政治清明通达,人民安居和顺,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衔接远山,吞没长江,流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觉得喜气洋洋了。

哎呀!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或者和这些人的行为两样的,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他进也忧虑,退也忧愁。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古仁人必定说:“先于天下人的忧去忧,晚于天下人的乐去乐。”呀。唉!不是这种人,我与谁一道归去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思考题

1.这篇课文中的写景、抒情和议论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结合具体语段,加以分析。

这篇课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文章开头记述了滕子京的政绩,自然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然后由事入景,写在岳阳楼所见的自然形胜。触景生情用一句问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自然引起下文。所写的景不同,情亦不同。“淫雨霏霏”与“春和景明”,形成鲜明对照。最后由情化理,进入议论。作者否

定“迁客骚人”感物而动、因物与己悲喜的情提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鲜明观点,阐明文章主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迁客骚人”与“古仁人”有什么不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理想?

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迁客骚人”往往感物而动,因物于己悲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一生行为的准则,体现了作者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的政治理想,表现的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显示出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

3.被贬,总不是什么好事,范仲淹在文章一开头便提滕子京“守巴陵郡”,是否让老朋友难堪呢?(课文为什么这样开头?)

①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才一年工夫,就“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还重修了岳阳楼,这样开头,既是对他政绩的赞扬,也是为他的被贬鸣不平。②还呼应后文,劝勉他“不以己悲”。

4.作者用哪些话概括了迁客骚人的悲喜之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目的:为了将迁客骚人的悲喜情感和古仁人之心作对比,引出下文,由写景自然转入抒情,引发下文的议论,突出文章的主旨。表达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理想。

5.课文从哪几个角度写洞庭湖景象的?分别突出了它怎样的特点?

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来写洞庭湖的。空间上突出洞庭湖的广大;时间上突出洞庭湖早晚景色

第二部分:

一、作者简介

范仲淹(年—年),即太宗端拱二年(年)——皇祐四年(年)。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皇祐四年五月二十日(年6月19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死后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

二、总体感悟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请,于北宋庆历六年(年)九月十五日为重修岳阳楼写的。其中的诗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较为出名和引用较多的句子。文章通过对洞庭湖的侧面描写衬托岳阳楼。滕子京是被诬陷擅自动用官钱而被贬的,范仲淹正是借作记之机,含蓄规劝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试图以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感染老友。这是本文命意之所在,也决定了文章叙议结合的风格。《岳阳楼记》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三、创作背景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此时他身体很不好。昔日好友滕子京从湖南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一口答应,但是范仲淹其实没有去过岳阳楼。

庆历六年六月(即年6月),他就在邓州的花洲书院里挥毫撰写了著名的《岳阳楼记》一记叙文,这都是看图写的。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范仲淹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他意识到宋初数十年来文章柔靡、风俗巧伪的危害,强调继承历史上进步的文学传统,并推荐当代能坚持风雅比兴传统的好作品,自己的诗文也代表着文学创作中的进步方向。他的论说文旨在阐明民为邦本的重要性,议论风发,具有夺人的气势。《岳阳楼记》是其传颂千古的名作。文章提出正直的士大夫应立身行一的准则,认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诗歌方面,坚持风雅传统,诗风古朴,有散文化及多议论的倾向,以《四民歌》为代表。词存五首,《渔家傲》为其名作,写戌边生涯,以身卫国的英雄气概及忧国思乡的悲凉情怀表达得协和统一,开拓了宋词的表现领域。有《范文正公集》。

岳阳楼

岳阳楼在湖南省岳阳市巴丘山下,原来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朝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人雅客登楼赋诗。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刘禹锡、孟浩然等诗人相继登楼吟咏,岳阳楼声名益大。

四、积累

1、一词多义

⑴和:政通人和(和乐)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⑵通:政通人和(顺利)北通巫峡(通向)

⑶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⑷空:浊浪排空(天空)长烟一空(消散)

⑸一:一碧万顷(一)长烟一空(全)

⑹极:南极潇湘(尽,直通)感极而悲者矣(极点)此乐何极(穷尽)

⑺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⑻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

2、通假字

⑴百废具兴(“具”通“俱”,全,都。)

⑵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嘱托。)

3、词类活用

⑴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

4、古今异义

⑴气象万千(气象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⑵微斯人(微古义:没有。今义:细小。)

5、特殊句式

⑴衔远山,吞长江……(省略句)

⑵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状语后置)

⑶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状语后置)

⑷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定语后置)

⑸吾谁与归?(宾语前置)

6、流传至今的成语

⑴气象万千

⑵心旷神怡

⑶政通人和

写作特色:

1、繁简得宜,层层蓄势。

2、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骈散结合,词语富有生命力。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示了对好友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同步练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樯倾()楫摧()皓月()岸芷()汀兰()

潜形()怒号()属予()潇湘()万顷()

浊浪()嗟夫()谪迁()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心旷神yí()朝huī()夕阴宠辱xié()忘

忧chán()畏讥yín()雨fēifēi()()

浩浩shāngshāng()()薄暮míngmíng()()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越明年(2)朝晖夕阴(3)岳阳楼之大观

(4)前人之述备矣(5)然则北通巫峡(6)日星隐耀

(7)薄暮冥冥(8)连月不开(9)春和景明

(10)去国怀乡(11)宠辱偕忘(12)吾谁与归

4.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属予作文以记之(2)百废具兴____________________

(3)便要还家(4)为天下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军身被坚执锐_________________

5.填空题

(1)《岳阳楼记》的作者是(朝代)的政治家、、。

(2)《岳阳楼记》给我们留下了一些至今仍在使用的成语,其中形容国泰民安的是___________,形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兴旺景象的是___________,形容景色或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是___________,形容水势浩大的是____________,表示心胸开阔,精神愉快的是___________。

(3)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

答案:

1.qiángjíhàozhǐtīngqiánháozhǔxiāoqǐngzhuójiēzhé

2.怡晖偕谗霪霏霏汤汤冥冥

3.(1)及,到(2)日光(3)雄伟景象(4)完全,详尽

(5)(既然)这样,那么……(6)光明,光辉(7)迫近

(8)放晴(9)日光(10)离开国都(11)一起(12)归依

4.(1)属同“嘱”,嘱托(2)具同“俱”,全,都

(3)要同“邀”,邀请(4)唱同“倡”,倡导

(5)被同“披”,穿着

5.(1)北宋文学家范仲淹

(2)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浩浩汤汤心旷神怡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第三部分:对比阅读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

嗟夫!.....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或异二者之为(心理活动,心情)②去之南都入学舍(离开,离家。)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②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有时夜里昏沉困倦,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在甲、乙两文中都起揭示主题,点明中心的作用;但两文采用的表达方式不同,甲文主要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乙主要运用了记叙表达方式。(3分)

4.从乙文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伟大抱负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从家世贫苦了解人民的疾苦,从小立志苦读大通六经之旨奠定了儒家“仁爱”思想。

(二)(10分)

若夫霪雨霏霏....吾谁与归?

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cuīdié)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fènɡ)敛.棺椁皆所未具。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zhōu)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范仲淹罢宴》(二)答案: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国都)(2)而或长烟一空(全)

(3)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摆放,放置)(4)乃寓居士人卒于邠(死)

2.翻译句子(4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2分)

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3)坐客感叹有泣下者。(2分)

在座的客人因此而感动叹服甚至有流下眼泪的。

3.文中的“古仁人”有怎样的胸襟和抱负?用原文中语句回答。请再举出一个具有这样胸襟或抱负的“古仁人”的事例。(2分)

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从文中摘录出最能体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思想的有关词句。(2分)

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

三、文章以“情”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请问: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4分)

迁客骚人的情:迁客骚人的情:以物喜,以己悲;

古仁人的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忧国忧民)。

写这两种情的目的:通过这两种情的对比,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突出文章主旨。

(三)

(甲)庆历四年春......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①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②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

  ①缣(jiān):细绢。②仅:将近。③令:善,美好。

1.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人之述备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范文正公轻财好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岁衣缣一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A.属予作文以记之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以养群从之贫者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文体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用甲文中合适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孟子梁惠王下》中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请根据甲乙两文,具体说说你对范仲淹忧乐观的理解和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通“俱”,全、皆(都)(2)详尽(3)轻视、看不起,看轻(4)每年,年年

2.D

3.(范仲淹的)子孙贤明善良,到现在(还)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废止。

4.先天下之忧而忧(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5.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对孟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不受个人荣辱、悲喜的局限,以天下为己任,用具体行动来体现忧国忧民的情怀,这是难能可贵的。

第四部分:中考链接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6—9题。(11分)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谪守:____________________(2)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____________(3)胜状:____________________(4)春和景明:____________________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本文标题为《岳阳楼记》,内容上却大量描写洞庭湖的景色,试分析作者的用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强烈的忧患意识,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范仲淹的“忧”与欧阳修的“乐”在本质上有什么联系?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6-9题。(11分)6.(1)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0.5分)(2)属:通“嘱”,嘱托、嘱咐。(0.5分,指出假借字后并解释,才能得分)(3)胜:美好的(或优美的)。(0.5分,答“雄伟的”不给分)(4)景:日光。(0.5分)7.(1)译: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2分,“去”“国”“谗”“讥”四个词语各0.5分,答错扣完为止。)(2)译: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2分,“以”译错译漏扣0.5分;全文不按互文翻译扣1分。)8.因为前人对岳阳楼的描绘已经很详尽了,作者另辟蹊径以湖的景色来烘托岳阳楼(1分,意思相近也可给分),用湖的浩浩汤汤、气象万千的景物特点引出后面的登楼之情,为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做铺垫(1分,意思相近也可给分)。9.“忧”与“乐”在本质上是一致的(1分,答“相同”同样给分)。范仲淹无论位居高官或是退居民间,都挂念国家、百姓;欧阳修虽然遭到贬谪而失意,仍积极施政,与百姓同乐(必须分开答“范仲淹”和“欧阳修”,各0.5分,共1分,意思相近也可给分)。他们都心忧天下、以天下苍生为念,始终关心百姓疾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