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杜甫朗读:雅坤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六合日夜浮。
亲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兵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很早夙昔就据说过名扬国内的洞庭湖,本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浩大的洞庭湖仿佛把吴、楚东两地在东南方离隔,六合日月宛若都在湖上飘荡漂荡。亲戚伙伴没有一点音讯,大哥体弱的我只好带着一家靠着这一叶孤舟大肆泛动。关山以北的打仗人烟仍旧没有停息,依在窗前眺望击碎的国土,不由涕泪潸然。洞庭水:即洞庭湖。在今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是我国第二淡水湖。岳阳楼:即岳阳城西门楼,临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岳阳市,下临洞庭湖,为游玩胜地。吴楚:春秋时二国名,其地略在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一带。坼(chè):破裂,这边引伸为区分。这句是说:宽广的吴楚两地被洞庭湖一水瓜分。六合(qiánkūn)日月(一做“夜”)浮:日月星斗和地面日夜都飘荡在洞庭湖上。据《水经注》卷三十八:“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出没于此中。”六合:原指六合。此本日月。六合日月浮:日月星斗和地面日夜都漂荡在洞庭湖上。据《水经注》卷三十八:“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出没于此中。”无一字:音问全无。字:这边指翰札。老病:杜甫时年五十七岁,身患肺病,风痹,右耳已聋。有孤舟:惟有孤舟一叶飘落无定。书生老年是在小船上渡过的。这句写的是杜甫生涯的实况。戎(róng)马关山北:朔方边关战事又起。那时吐蕃扰乱宁夏灵武、陕西邠(bīn)州一带,朝廷触动,急忙调兵抗敌。兵马:军马借指军事、打仗,战乱。这年秋冬,吐蕃又扰乱陇右、关中一带。凭轩:倚着楼窗。涕泗流:眼泪不由得地流动。涕泗:眼泪和鼻涕,偏义复指,即眼泪。公元年(唐朝宗大历三年),杜甫由夔州出三峡,暮冬尾月,泊舟岳阳城下,登楼眺望,触景生情,写了这首诗。这首诗首联底细交叉,今昔对比,进而扩展了时空周围。写早闻洞庭盛名,但是到老年才完结目击名湖的希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欢跃,本来意在表达当年希望于今未能完结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柢是为形貌洞庭湖酝酿氛围。颔联是洞庭的浩大坦荡。洞庭湖坼吴楚、浮日夜,海浪掀天,浩茫无边,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这是写洞庭湖的佳句,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写景如斯宽大,使人玩索不尽。颈联写政事生涯崎岖,泛动天涯,明珠暗投的神情。“亲友无一字”,得不到精力和物资方面的任何援救;“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一月自夔州带领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漂流湖湘,以舟为家,前程茫茫,哪里容身,面临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愈加剧了出身的孤危感。自叙如斯落漠,于诗境极闷极狭的渐变与对比中寓无尽情义。尾联写眼望国度动乱担心,自身报国无门的悲伤。高低句之间留有空白,惹人想象。发端“昔闻洞庭水”的“昔”,自然能够涵盖书生在长安一带行动的十多年时候。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凭轩”与“今上”首尾响应。这首诗意境广阔高大,气概雄健渊深,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后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观察合集请在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