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优势 >> 正文 >> 正文

杜甫的这首诗为什么能独占登楼诗之首,看这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2/11/18

我国历代诗歌中,写登楼揽胜的诗多得不计其数,为什么有人评价说,杜甫的《登岳阳楼》是古今登楼诗第一?我们先不说其评价怎样,符不符合要求,我们先来看看作品。

杜甫一生不得志,刚在成都过了一段安静的生活,后又因为好友严武的原因退出成都草堂,到达夔州,出峡经湖北漂泊至岳阳。此时见到了久已想念的岳阳楼,于是登楼,记下了自己的感慨。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诗中第一联写从昔日的想念到今天的登楼,看似平淡无奇,却埋伏着波澜。因为诗人经历得太多,一些本该有的惊喜都被冲淡了,再好的风景也无心流连。

第二联写洞庭湖水的浩大,它把古时的吴越两国从东南方向分开,从楼上俯视湖面,那些天地万物、日月星辰就在水面上浮动。

这个时候漂泊的杜甫孤苦无依,他和朝廷,和家乡,和亲戚朋友,都失去了一切联系,收不到他们一个字的音信。自己年龄偏老,又身患多种疾病,一家人只能挤在一条船上,四处流浪。

站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仿佛看到了北方吐蕃燃起的硝烟战火。国家动荡,人民不安,生活艰难,诗人杜甫感时伤世,不觉得已是泪流满面了。

读完这首诗,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他站在岳阳楼上,靠着栏杆,迎风痛哭。

是的,国家动荡不安,故乡遥在千里,这样的漂泊何时是一个尽头。面对浩瀚苍茫的洞庭湖,自己就是一叶漂泊的孤舟。此时此刻,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读杜甫的这首诗,我们也深受感染。诗中看起来是写登楼望远,实际上句句都隐含有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忧愁伤感,跳动着一颗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

看“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看“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特别是到了尾联的直接抒情,是不是有一种博大的家国情怀。

此诗最为成功的一句,当是“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它把洞庭湖的浩瀚无垠和波澜壮阔尽收眼底,既有气魄,又有比喻。而且它不仅仅是停留在写景上,它还体现在对国家、对社会的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4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