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优势 >> 正文 >> 正文

牧溪的潇湘八景图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3/7/10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山海经》中记载:“(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这是“潇湘”的最早出处,

潇湘流域自古为荒僻之地,又是娥皇、女英哭舜而投水自尽的地方,所以潇湘之域便有相思、伤心之意,又有情已成空,无可奈何的意思。千百年来经过无数文人墨客的演绎,“潇湘”已经突破了其本身的字面意义,成为中国文化中独特的精神符号。

《潇湘八景图》为北宋文人宋迪所创。而宋迪的绘画风格,根据画史所载,为李成一脉的平远山水。因此传世与《潇湘八景图》相关的画作,多采用平远式的构图,以水平布列的景物营造出横向的画面张力。但是在风格方面,南宋与《潇湘八景图》相关的画作,却多有董源或米氏云山的遗意,而较少李成的影响。

南宋画家牧溪所作的《潇湘八景图》便是众多以“潇湘”为题材的山水画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组画继承了董源,宋迪、二米的笔意,又有所创新。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组画:

潇湘八景图江天暮雪

此刻山河笼统,万籁俱寂,扑簌簌的雪声像是造化母亲对尘世的轻语呢喃;抚慰着客子扰攘的心绪;此刻风雪初霁,寒林漠漠,天地间素然抱朴,充盈着一股耿介孤高,遗世独立的雪香,何不踏雪寻梅去?

潇湘八景图洞庭秋月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孟浩然也说:“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潇湘地区的湿润之气与空濛之景在秋夜月光的笼罩下,变得冷寂与梦幻;空旷的湖面上,一弯渔舟在月光的辉映中,如游太虚,直与物齐。

潇湘八景图平沙落雁

江天空阔,亘古如斯,旷野平沙,芦荻丛丛,山到衡阳尽,峰回雁影稀。应怜归路远,不忍更南飞。

潇湘八景图烟寺晚钟

轻蔼飘渺,雾锁群林,山寺隐现,杳然寂寂。悠扬的钟声仿佛穿透云烟飘然而至。画面正中一条微弱的光带拨开雾霭,这是黄昏时分的最后一线光亮。

潇湘八景图渔村夕照

远处云雾弥漫,山峦、渔村,树木隐没于云雾之中,密云间有隐约光亮倾泻而下,画面正中摇荡着寥寥几笔勾出的一叶渔舟。夕阳余辉,山山水水,村落渔舟,朦胧唯美。

潇湘八景图远浦归帆

图中的远山树木隐灭在江南朝起暮落的云霭之间,近处水岸边树影华滋,浓淡有致,从远方水,水面的云气中冲出两叶小舟,向岸边疾驰而来。此刻正是渔人暮归,丰收在望之时。

剩下两景为潇湘夜雨和山市晴岚,笔者还没有找到比较清晰得图片,暂且搁下,容后补齐。

从上面的作品可以看出:牧溪消解了古今各种山水技法,再以其超逸的水墨技巧表现出江南的景色。体现出山水画由南宋向元代转型的特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