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优势 >> 正文 >> 正文

中国三大名楼及介绍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4/10/8

一、岳阳楼是三大名楼中始建年代最早,且现存建筑最为接近原址、原貌的名楼。因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而名扬天下。

岳阳楼位于洞庭湖东岸,岳阳古城西门,因而呈坐西面东走向。东汉末年的公元年,东吴著名大将鲁肃在岳阳城建造“阅兵楼”。后来叫做“巴陵城楼”。历代屡建屡废,到了唐代,开始更名为“岳阳楼”。

北宋庆历五年,滕宗谅任职岳阳,知军州事期间,再次重修,并请其好友范仲淹为其作文,从而留下文坛名篇《阳楼记》,其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的千古名句。

美丽的洞庭湖边,名人、名篇、名句、名湖、名楼,汇聚于一楼,是名副其实的中华名楼。

现在的岳阳楼是清代光绪六年(年)建造的,距今余年,独特的飞檐盔顶纯木结构,反映了古代中国高超的建筑艺术。年虽然重修,但依然保持着清朝时期的形制。所以,岳阳楼也是三大名楼中最为接近原貌并在原址复建的名楼。

现在的岳阳楼为三层纯木结构建筑,琉璃黄瓦覆顶,庄重大气。除主楼外,主要景点有三醉亭、怀甫亭、仙梅亭以及铁枷等。

二、黄鹤楼是古代文人雅士吟咏最多,最负盛名的名楼,最为有名的是崔颢的《黄鹤楼》和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两篇诗作。

黄鹤楼同样始建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吴国黄武二年(公元年),比岳阳楼仅仅晚了八年。

黄鹤楼最初的建造目的也是用于军事,是夏口古城瞭望守戍的“军事楼”。因位于长江东岸,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日渐成为旅游胜地。往来客商和文人雅士多在此赏景、咏诗,一时成为风流名胜之地。

黄鹤楼原址在长江东岸的黄鹄矶上,其命运也是屡建屡毁,最后一次被毁于清光绪十年(公元年)。年,建造武汉长江大桥时,引桥彻底占用了黄鹤楼的旧址。年重建黄鹤楼时只能在蛇山上择址复建。年,建成新楼,成为武汉的标志性建筑和旅游地标。新旧址之间相距千米左右。

黄鹤楼共分五层,登临其上,俯瞰长江大桥车流滚滚,长江水面上游船如梭。游人自然而然思绪万千,吟咏千古佳句。

三、滕王阁最初建于山东,现在的滕王阁则在江西南昌,因大诗人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而名声大噪,位居三大名楼之一。

滕王何许人也?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婴,因被封于山东滕州而成为滕王,并在山东修建一座阁楼供自己娱乐,被称作为“滕王阁”。

后滕王调任江西洪州(今南昌),于唐永徽四年(公元年)又在洪州修建了更加“高大上”的“豪华阁楼”,仍以“滕王阁”命名,以解自己对山东“滕王阁”的思念。而山东真正的“滕王阁”则人去楼空,早已不知所踪。

滕王阁坐落在南昌赣江东岸,远观只有三层,其实内部则为六层,建筑学上称之为“明三暗六”建筑格局。除滕王阁主体建筑外,还有俯畅园、圣旨博物馆和仿古街等景点。#楼#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