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曹公奇名师工作室ID:cgqmsgzs」
曹公奇名师工作室-12-:
编者按
写文章好比观赏山峰那样,喜欢奇势迭出,最忌平坦。其实,借简洁语言勾勒奇异雪景,在“拙”言“拙”语里巧藏深情厚意,也不失为一种写作妙法。张岱,真乃“小品圣手”!
寓情于景,藏巧于“拙”
——《湖心亭看雪》课文解读
曹冬梅
杭州之美,美在西湖;西湖之美,美在四季。早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盛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初秋,“沉沉水底见青天,画舸直疑天上去”;而冬景,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写的《湖心亭看雪》。
文章仅个字,却写出西湖异乎寻常的面貌:只有白色的雪同白色的雾气,笼罩了湖山,游漾在天空,除此以外更无一声一色,纯然是一个素洁而宁静的世界。(骆玉明《〈湖心亭看雪〉赏析》)这个银装素裹的世界,是大自然的艺术品,更是作者的心灵栖息地。在这一片洁白里,所有的物都模糊成画,长堤若线,湖心亭为点,小舟似叶,人如米,天阔地广,人如尘埃漂泊无踪;在这一片洁白里,所有外界的嘈杂暂时被隔离,让身心全情融入超凡脱俗的美景,让自己的孤怀雅兴得餍足;在这一片洁白里,压抑在心中的万千思绪可以肆意释放。
景是情的基础,情是景的生发。寥寥数语,张岱就把现实的景与心中的情融为一体。正如明末戏曲家祁彪佳在《古今义列传序》中评日:“其点染之妙,凡当要害,在余子宜一二百言者,宗子能数十字辄尽情状,乃穷事际,反若有千百言在笔下。”
张公的妙笔除了绘景,还善于藏巧于“拙”。
时间错位明心志。以年号开篇的文章不在少数,如《桃花源记》的“晋太元中”,《记承天寺夜游》的“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岳阳楼记》的“庆历四年春”。但不管是“晋太元中”“元丰六年”还是“庆历四年”,都是作者自己正经历的时间段。本文开首的“崇祯五年”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也就是年,而这篇文章约写于年,是清顺治二年。这时间的错位,就是作者匠心所在。其一点明这是一篇回忆性的小品文,追忆的是十多年前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其二表明自己的心志,即使朝代改名换姓,即使江山已经易主,但无法改变他大明子民的身份,无法熄灭他心中对故国的热爱。这种对故国的执念让我想起了宋末诗人郑思肖。宋亡后,他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又改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拆字组合,将“本”字之“十”置于“穴”中,隐寓“大宋”二字。更想起了他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这是他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郑思肖,张岱,一诗一文,一宋一明,虽然文体不同,朝代不同,传达情感的载体不同,但他们对故国的碧血丹心隔空呼应,对故国覆灭的痛心毫无二致。
目无余人是孤独。每每读此文,我总会在“独往湖心亭看雪”和文末的“舟子喃喃曰”两句间流连。前面是“独”,后文又出现“舟子”,看似矛盾却另有深意:
“独”,为着欣赏雪夜的美景。冬日的西湖少了桃红柳绿、十里荷香、桂芳菊韵,但有雪的装扮,这景安谧、纯净,易使人忘记尘世的烦躁,而获得心灵的安宁。“独”,为着高雅的志趣。处于晚明时期的张岱有其独特的个性。他在论传人中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独”,为着舒缓心中的怨怅。张岱出生于官宦之家,明亡前虽未曾出仕,但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如他在《自为墓志铭》中所说: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而明亡以后,他也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失败后消极隐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四十余年。由此可见,“独”是张岱爱好与个性的彰显。自然,作为体力劳动者的舟子,不管是受等级观念的拘囿,还是因文化层次的差异、思想境界的悬殊,也就入不了宗子的眼进不了他的心,更理解不了他内心深处茫然无奈的伤感、知音难觅的寂寞和孤芳自赏的情怀。这也是张岱与亭中两人的不同之处,张岱是乘兴而至,亭中人是有备而来。因此,张岱不是目中无人,而是心中多愁。
答非所问见高妙。答非所问,即回答的内容不是对方所提出的问题。这是一种谈话技巧,也是含蓄地表情达意的良方。如本文中“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明明问的姓,答的却是地点和身份。缘何如此?金陵,南京的古称,明朝初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在金陵城的基础上扩建为京城。所以,这一声“金陵人”,勾起的不仅是故国之思,还有亡国之痛;不仅有偶遇的惊喜,也有后约难期的怅惘。一个“客”字,更点出了漂泊无根的无奈和伤感,亭中人客此,“我”又何尝不是呢?国之不存,何以家为?虽在西湖边居住了几十年,但终究只是过客!写人,其实是在写自己。写自己的心情,写自己的处境。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实在高妙!
清代袁枚《随园诗话》中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意思是写文章好比观赏山峰那样,喜欢奇势迭出,最忌平坦。其实,借简洁语言勾勒奇异雪景,在“拙”言“拙”语里巧藏深情厚意,也不失为一种写作妙法。张岱,真乃“小品圣手”!
作者简介:
曹冬梅,陕西省曹公奇名师工作室成员。陕西省学科带头人,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安康市学科带头人。现任教于安康市平利县城关初级中学,多次承担安康市暑期教师的专题培训,多次担任省市县各级课题研究主持,获“第七届全国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课例展评”二等奖,撰写的教研论文和教学设计多次在省市评比中获奖。
教学宣言:传授真理,传授对待真理的态度;创造快乐,创造自觉学习的乐趣。
作者专栏:
第期富有,从精神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