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介绍 >> 正文 >> 正文

书法错字之八为什么明明是错了,反倒让人感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2/11/1

今天说的这则有关石刻“错字”的故事,源于在上海见到一处酒家——“虫(上边还有一撇,电脑字库中无此字)二酒肆”。这无疑是一处非常标新立异的名字,其中的“虫(上加一撇)”字也是一个现实中不存在的“错”字。我也在纳闷,这种字在工商那里是怎么注册的啊?步入其间,发现这里确实是一处有着不凡品味的酒肆:风月无边,庭草交翠……酒单上寥寥几字,已显店家品味。接下来,是时候引出一段恣意飞扬的“虫二”故事了!

有关“虫二”的故事流传已久,在全国有关“虫二”的碑刻不下三四处。下面逐一说一下。

首先,来说说位于杭州西湖这方石刻。

在杭州西湖湖心亭有一石碑,上刻“虫二”这样的两个字。据载,这两个字是出于乾隆帝之手。这个湖心亭在西湖当中,原来叫振鹭亭,后来又改称清喜阁。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明万历年以后才称为湖心亭——“湖心平眺”就是古时候西湖的“十八景”之一。传说当年乾隆下江南的时候来到这里,夜游湖心亭,一下子就被这里的景色给吸引住了,兴之所至,随手写下了“虫二”这样的两个字。随员不解,乾隆得意地解释说,这叫“风月无边”——乾隆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初这两个字中,“风”字是繁体的“風”。这样,把两个字的外框去掉,就变成了“虫二”。

其次,再说说位于山东泰山的这方石刻。

去过泰山的朋友不知道是否留心这样一件宝贝,就是在万仙楼北侧盘路之西,有一方刻有“虫二”的石碑。据说,这是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历下(济南)才子刘廷桂题镌的,这也是泰山“七十二景”之一。刘廷桂可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名人,他有一个外号叫“刘十二”,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他十二岁的时候就考中了秀才!相传,当年刘廷桂邀请好友登泰山至此,就谈到了杭州西湖的无边风月亭,刘廷桂听后灵机一动,突然有了想法,随即挥毫写下了“虫二”两个字,并解释说:这里虽然没有无边风月之亭,但却有风月无边之意——后人解释说,当时刘廷桂之所以没有写“风月无边”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之前乾隆下江南时题过,为了避讳所以才写下了“虫二”;二是因为直接写“风月无边”就不足以显示刘廷桂的与众不同了,所以卖弄了这样的一个技巧。至于其中的真伪,大家会心一笑也就罢了:风景名胜之处,编出一些有利于景区话题感的故事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再往深一层里说——为什么这位大才子刘廷桂说这里是风月无边呢?说起“风月”二字,很多人往往要想到男女情爱之事。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当年斗母宫的尼姑不守规矩,闹出不少的绯闻,常常为人所诟病。有一次,刘廷桂登泰山经过斗母宫时向尼姑讨水喝,尼姑不给。刘廷桂一时生气,便抖个机灵写了“虫二”两个字,暗讽尼姑只会搞风花雪月之事。后人还有添油加醋的,说当时刘廷桂还送了尼姑一块匾,上面写着“因受”二字——将“恩”、“爱”两字去掉心就是“因受”,表示“恩爱无心”之义,也是在讥讽尼姑的水性杨花,无德无良。果真这样的话,那就要给刘廷桂设定两个标签了:第一,他是一个会玩“拆字”游戏的文字控;第二,他是一个小愤青!

第三,说说与之相关的岳阳楼楹联。

先得说一个与岳阳楼有关的名人,他就是李白。李白应该确实到过岳阳楼的,诗《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当然,之前也曾举过一个例子,说李白在这里还写下了“壮观”加一点呢!另一个有关李白的传说是这样的,说岳阳楼三楼的木壁上,本来曾有三个隐约可见的字迹:“一、虫、二”。一直以来人们都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后来李白到岳阳楼游览,看出这是一副字谜对联,应该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

其实,会解释这个“拆字”游戏离我们最近的一位名人就是郭沫若先生。据说当时一位导游带领日本观光团游览泰山胜景,他们见到这方刻有“虫二”两个大字的石碑时,日本客人问这是何意,导游一时却答不上来(这点还真不让人相信)……后来这则消息传到郭沫若先生那里,郭先生解释说,这实际上就是古代文人的拆字游戏而已,繁体“风月”二字拆去边框即得“虫二”,隐喻“风月无边”之意,用来形容这里风景优美。

所以,不管是古代稍早的传说,还是现代离我们很近的逸闻,终是一则文人的拆字游戏而已,也无所谓错字之说。欣赏之余不禁让人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折服古人对文字的灵活运用,让人们从别一个角度感受文字的意境之美、意味之深。

感受旅游快乐,记录旅游发现!欢迎大家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