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第一次南巡
搞定辽国提亲之后,赵祯准备南巡,一方面带幼悟各地转转然后送她回金庭国,一方面送福康公主和赵昕到广州安顿。如刘娥临死前交代要想太祖太宗那样做皇帝,巡视天下也是必然要求。
皇帝出巡并不容易,首先要安排京都洛阳的留守。这次赵祯要带苗昭容、福康公主、赵昕、赵幼悟南下,赵曦只有三岁、赵昀一岁不到,因此赵宗实又被叫到洛阳,暂时做京都留守,尽管他儿子赵仲针(即赵顼)马上就要出生了。当然,真正的京都留守是曹皇后曹倩。
赵祯南巡带了殿前司精锐部队,以及侍卫水军虎翼军,同行的有侍卫水军指挥使李用和一家人。李用和是赵祯亲舅舅,赐他宅子,他以无功不受禄为由不收,赵祯只好安排他去立功,辅佐外甥孙并打造大宋侍卫水军南海水师。
赵祯这次南巡,从洛阳经伊水、白水至襄阳,沿汉水至汉阳,逆江而上至岳阳,过洞庭湖沿湘江至桂阳,过灵渠沿漓江、西江至广州,在广州给福康公主、赵昕举行就藩礼,然后沿海路视察潮州、泉州、福州、明州,在明州送别女儿赵幼悟,然后视察杭州、江宁、扬州后,进淮水、汝水返回洛阳。
历时半年,视察山南、湖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淮南、京畿八道二十余州府。随行文官有礼部侍郎王拱辰和工部侍郎韩琦、范仲淹。
王拱辰是谈判后升任的礼部侍郎,湖南、广西有更多山民,礼部侍郎是礼部主官,山民教化是礼部主要职责之一,当然福康公主、赵昕就藩不少仪式也需要他主持。
韩琦、范仲淹是从工部郎中和屯田郎中升任的工部侍郎,工部侍郎是工部主官,农工商事是工部主要职责之一。传统上,工部只有一个侍郎,庆历新政之后,赵祯改成了双侍郎,一个负责农业和水利,一个负责工商业、城镇和交通。范仲淹是负责农业和水利的,韩琦是负责工商业、城镇和交通的。
南巡第一站就是伊白运河,伊白运河是双流运河,也就是流向不定,熊耳山下来的河水分至白河流入汉江、分至伊河流入黄河,伊白运河则是哪边水位低流向哪一边。双流运河很容易就断流,赵祯问韩琦、范仲淹两位城乡建设及产业经济部长对于伊白运河以及黄河、长江、淮河治理有什么想法。别看范仲淹整天高调,但对于实际工作完全没谱,因此哑口无言,这让赵祯很失望。赵祯只得说一句利国利民才是忠臣、良辰,拉帮结派即使是君子朋党也是奸臣、庸臣。
第二站是襄州也就是襄阳,对于这个最终决定大宋前途的地方,赵祯视察得非常仔细,韩琦比范仲淹还是强一些,因此对于襄阳还是有一些思路的。当然,赵祯也去古隆中卧龙岗拜祭了诸葛亮;只是赵祯没去武当山、绝情谷这些临近的热门景区。
第三站是郢州。在郢州停留主要是接受赵元俨一脉宗亲的朝拜。郢州离江陵府最近,原本是可以走荆江运河的,但赵祯特意要去视察汉阳,因此就特地绕行汉口。
第四站是汉阳。汉口还没有聚集成镇,但是因为赵祯迁都洛阳,这里已有初步聚集。京都来往江南道需要从这里进出汉江,京都来往湖南道也有一部分船只因堵塞而绕道汉口,当然还有京都往来江浙也有一部分走汉水航路。
目前山南道是少数几个按照朝廷分驻要求来的,荆王家族署理山南总督驻扎江陵府,提督学政司也驻扎江陵府,承宣布政司承袭以前的荆湖北路转运司驻扎在鄂州,不过已有鄂州武昌城迁移至黄鹤楼下的江夏县城,提点刑狱司则驻扎在襄州襄阳城。
第五站是岳州岳阳城。岳州岳阳城是牢城,当年周怀政的老爹周绍忠就是被发配到岳州牢城后越狱成了丐帮帮主金老大的。牢城没啥逛的,只是登了下岳阳楼,范仲淹也献宝写下了《岳阳楼记》,只不过换来赵祯的不要有事没事修岳阳楼这种大白相工程的告诫。当然,赵祯私底下和赵幼悟一道去了趟君山的丐帮总舵,瞻仰了一下丐帮帮主赵祯、郭襄的画像。
第六站是长沙府。赵元偓的儿子赵允弼一家已经在长沙开府了,赵祯南巡经过长沙府主要就是接受赵允弼朝拜以及湖南道三司的觐见。当然,赵祯、王拱辰与三司重点讨论了湖南道西部山民的教化以及改土归流问题。
第七站是桂阳监。桂阳监正逢瑶民因食盐专卖、官盐价高质劣而造反。经彻查除了食盐专卖之外,还有承宣布政司王奎的横征暴敛。这个不用讲了,将承宣布政使王奎就地正法,同时让韩琦公布整顿广东盐场以及广东至湖南食盐供应方案,当然还有礼部侍郎王拱辰公布相关起义军的招安方案。
第八站是桂州。广西道的问题更严重,侬志高多次请求内附均被广西布政使章频拒绝。广西的事情比较复杂,暂时拿下章频,暂时不处理。
第九站是广州。到广州之前,先要经过端州,包拯正在端州做知事,端州出产端砚,赵祯对于包拯严控端砚产能的做法不以为然,明确指示韩琦尽快把端砚产业做大。
广州辖区很大,目前广州城区还是在海边,香山镇(二十一世纪的中山珠海澳门)是离岛,二十一世纪的顺德、番禺全在海上并未完全淤积成陆。
崖山附近的崖门,也就是大宋最终地,就是一个避风港。还有崖山以东,后世斗门和珠海之间,也是一个好的避风港。
福康公主、赵昕和他们娘苗昭容的府邸在出发前就已开建,赵昕的王府在二十一世纪的石室大教堂,福康公主府就毗邻王府。
而国舅李用和一家则安置在香山镇,当然还有侍卫水军南海水师驻地。
当然,主要工作还是赵昕、福康公主的就藩礼。虽然一个六岁、一个五岁,但考虑南海海疆的开发,也就这样了。
张茂则的商队已经回到广州,他没找到金庭教主,也没找到认识二十一世纪英文的通事,但是带回来一大笔金币,还有海图。
赵祯也没有在广州停留多久,搞完就藩礼就离开了。当然,他也给娘儿仨留了一些特权,比如特许赵昕开岭南科举。
岭南两道离中原较远,文化普及程度低,科举很难入仕。因此特许赵昕开岭南科举,自行选拔人才在岭南为官,岭南科举的进士,为官三年之后,十分之一可获推荐转为朝廷的进士。这个应该能够激励岭南文教的发展。
当然,留给娘儿仨的还有资善堂广州分校——广雅书院,以及一些亲兵。
回程第一站潮州,韩琦被赵祯留在广州整顿盐场了,因此跟着赵祯的是王拱辰和范仲淹,还有包拯。包拯的性子,做地方官太不合适了,于是赵祯就把他带回京都。
回程一路都还好,视察明州之后,赵祯就把女儿赵幼悟送上了去金庭国的船。
赵幼悟这一走,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赵祯自然是准备了大量的礼物。金银她是不要的,金庭国遍地都是,基本没用,她主要带了大量的技术书籍。至于要的人,赵祯只能以后慢慢送过去了。
回到了京都,赵祯就找来晏殊、陈执中、狄青等人商议收复交趾的计划。交趾自古以来都是中国领土,因此收复交趾势在必行。当然,收复交趾主要还是靠南海水师,因此讨论的重点就是岭南水师的建设方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