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并且向他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仅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最后,文天祥面对南方慷慨就义,给世人留下一首震撼人心的《正气歌》。
无论是历史上亦或是现代社会,我国从不缺乏那些愿意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而这样的人通常被称为民族的脊梁。曾担任河南省兰考县书记的焦裕禄,也曾因为自己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登上各大报刊,甚至还以他的名字诞生了“焦裕禄精神”。但在焦裕禄离世之后,他的后人生活怎样?子女称:别人是借光,我们是“低人一等”。
一九二二年,出生于山东淄博的焦裕禄,在童年时期因为战争带来的动乱以及家境贫寒等关系不得不得早早结束了自己的学习生涯,跟随父亲四处干活维持生计。直到一九三九年,父亲在抗日战争中不幸遇难,流亡到宿迁的焦裕禄,依靠给地主家做长工来维持生活。
日子在解放后迎来了改变,建国之后,人民的生活逐渐富足,而因为自己出色的表现,焦裕禄被调往河南省兰考县成为了一名书记。早期吃过的苦使他对人民充满了亲切感,虽然已经确诊为肝癌,但他仍是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
但也正是因为大量的工作,导致本来就十分疲劳的身体再遭打击,在四十二岁的年纪积劳成疾因病去世。焦裕禄在世的时候,兰考县的自然环境非常恶劣,常常充斥着内涝、风沙、盐碱等极端自然灾害。而焦裕禄身为书记,常常是带头前去治理,哪怕肝疼发作,也是硬撑着坚持工作。
在焦裕禄去世之前,他告诉人们:如果我死了,请把我葬在沙堆上,我要看着这片沙丘,活着的时候我没有治好,死了之后我要看着你们治好。这种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称之为焦裕禄精神。而焦裕禄生前育有三子三女,时过境迁,他们各自生活如何呢?
长女焦守凤出生的时候,因为时年战乱频繁,从小便跟随父亲一起踏上了逃荒的道路,与其他孩子相比,对于自己的童年,焦守凤并不幸福。那时的她,一边要负责帮助父母处理农活,一边还要分出精力照顾弟弟妹妹,不仅如此,还要兼顾学习的事情。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焦守凤的衣服上面大多都有补丁,觉得别人都是借光,只有自己显得“低人一等”。
在结束少年生活之后,焦守凤去食品加工厂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工人,还认识了自己的丈夫,一名毕业于复旦大学的高材生,二人已经退休,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长子焦国庆在焦裕禄去世的时候不满十三岁,年纪尚小的他认为自己读书是在给家里平添累赘,于是选择出去打工,之后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后被调往税务局工作,如今也已退居二线,过上自己的晚年生活。
作为焦裕禄的第三个孩子,焦守云一直是作为焦家外交官一般的存在,在处理好工作上的事情之后,她始终坚持着焦裕禄精神的宣传,被国家主席接见是她最大的荣耀,而在二零零八年北京奥运会时,她还作为火炬手参与了火炬的传递工作。
焦跃进,是焦裕禄的第四个孩子,在青年时期作为知青上山下乡,参加工作之后,他继承了父亲焦裕禄的意志,来到了河南省兰考县,继续着父亲的工作,被当地人民亲切称为“小焦裕禄”,是现任政协第十二届开封市委员会主席,党组书记。
焦守军,人如其名,作为焦裕禄的第五子,将一生都奉献给了军营,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就连自己的丈夫也是一名军官,夫妻二人一直生活在军营之中。最小的孩子焦保钢,在长大之后加入了刑警部队,与父亲一样,总是冲在危险的第一线,为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令人感到不幸的是,在二零一三年,焦保钢因病去世。
纵观六个孩子的一生,都为国家做贡献,这与焦裕禄在年轻时候对他们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也正是因为焦裕禄爱党爱民的、不怕吃苦的精神影响了他们,使得他们最后都成为了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我们也要学习焦裕禄精神,为国家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资料:
《岳阳楼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