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介绍 >> 正文 >> 正文

探访三大名楼岳阳楼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3/3/14
北京皮炎医院咨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611/9052592.html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印象中提到岳阳楼第一个想到的肯定就是初中学的那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当时还在想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建筑会让一个伟大的文人去这么倾力赞美,每一字每一句都透漏着对岳阳楼的喜爱之情。直到真正站在它面前的时候。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站在岳阳楼下你就能俯瞰整个洞庭湖,波光粼粼的水面铺在大地上,顺着山势蔓延到远方和天汇聚成一条线。洞庭湖水是出了名的清澈,就算你隔那么远依然能看见湖水的灵动和澈亮。风掠过湖面吹到你面前会让人心情舒坦放松。

岳阳楼主楼高19.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岳阳楼一层最有名的是被称为“伪作”的一个雕屏,但是并不是范仲淹《岳阳楼记》的雕屏是伪作,这里面还有个故事。道光年间岳阳当地的吴知县虽然文采不高,却也极为效仿张召的作品,附庸风雅、舞文弄墨,可惜才力不够,只是有愿望不行,还是需要真才实学才行。看来,效仿不行,狗急跳墙,想出歪主意,决定让何秀才学习临摹,稍微有点接近张召的作品后,就在夜深人静之时,把已经刻好的何秀才的伪作,换掉张召的作品,捆绑装箱偷运回家。在行驶在洞庭湖中间风大浪急,“樯倾楫摧”,沉入湖底,后来被一渔夫打捞上来,以后被大学者吴敏树发现,用两银子买回,以后在北伐战争后,政府从修岳阳楼,才从吴敏树子孙手中购回,并镶嵌回岳阳楼的二层。一层的何秀才的拙作在那里每天被参观者唾骂,成了对“偷梁换柱”典型的批判现场。

第二层也是《岳阳楼记》为主题的巨型书法木刻。这个才是乾隆御用书法家张召的真迹。字体劲健规整,秀雅而敦实。洒脱的字配合着文才斐然的《岳阳楼记》,完美展现了我国古代文人的满腹经纶。

第三层为伟大领袖毛泽东草书写下的杜甫《登岳阳楼》诗句,毛泽东主席将诗原中的“病”字改为“去”字。整幅书法龙飞凤舞,飘逸洒脱,如洞庭湖上翻滚的浪涛。站在三楼推窗望去,洞庭湖的浩浩荡荡、横无际涯会向你迎面而来。湖上千船扬帆,恍惚之间,仿佛千年的时光一直驻足在这洞庭湖之上并没有远去。放眼处君山岛树木葱茏,状若一青螺。真是好一派磅礴大气的光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