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市的滕王阁、湖南岳阳市的岳阳楼和湖北武汉市的黄鹤楼被人们誉为“江南三大名楼”。这些楼阁一般临水而建,湖光山色,波光粼粼,景色秀美。而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岳阳楼,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岳阳楼的前身为鲁肃修建的阅江楼,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九年,即公元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开始被称为岳阳楼,孟浩然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等,都曾登临吟咏,留下了众多的名篇佳作,为岳阳楼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五朝楼观说起岳阳楼的魅力,就不得不说说“五朝楼观”了,五朝楼观是一道微缩景观,展示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风格各异的岳阳楼,用黄铜铸造,极具历史感和艺术感。五楼为水蜿蜒环绕,巍楼倚碧水,动静结合,刚柔并济。各楼均参照相关朝代建筑上的建筑符号而建,全部采用H78黄铜铸造。
左侧牌坊右侧牌坊岳阳楼前左右两侧各有一座石结构的牌坊,每座牌坊的中间石柱上均刻有楹联,左边牌坊刻有“南极潇湘千里月,北通巫峡万重山”,这是清代大书法家张照所撰,右边牌坊刻有“闲云野鹤自来往,沅芷澧兰无古今”,这是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所撰,两座牌坊,南北对峙,布局对称,使得岳阳楼更显古朴庄重。
年按照整旧如旧的原则,对岳阳楼进行了一次落架大修,基本保持了清代原有的艺术风貌和建筑特色。楼顶所悬挂的岳阳楼三字横匾,是由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题写.岳阳楼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的纯木结构,主楼共三层,整个大楼由四根楠木大柱支撑,自楼底直贯楼顶。飞檐是汉族传统建筑的一种形式,指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挑出的飞檐由斗拱承托,其中,承托飞檐的方木块儿叫做“斗”,托着斗的木条叫做“拱”,岳阳楼的三层建筑均有飞檐,四角翘伸,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这种特殊处理和创造不仅扩大了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而且增添了建筑物向上的动感,营造出壮观的气势。岳阳楼顶覆盖黄色琉璃瓦,宛如古代武士的头盔,所以叫盔顶,盔顶是岳阳楼建筑的突出特色,岳阳楼也是现存最大的盔顶建筑。
岳阳楼记雕屏岳阳楼记的雕屏,雕屏由十二块紫檀木组成,岳阳楼开始真正名扬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以后,庆历四年,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上任后便重修岳阳楼,并请好友范仲淹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全文虽然仅个字,但是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成为千秋绝唱,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更成为传世名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起点,岳阳楼记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流传千古而不朽,滋养着人们的心灵,岳阳楼记的真迹悬挂在二楼。
岳阳楼三楼三楼中间是毛泽东手书杜甫的登岳阳楼,你看它布局严谨,笔译奔放,雄健挺拔,这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悬挂于此,使岳阳楼更是锦上添花。请大家过来看雕屏旁有一副对联,仅仅八个字,“水天一色,风月无边”,这是唐代诗仙李白所作。站在这儿,凭窗远眺,可以领略“衔远山,吞长江”的磅礴气势,欣赏“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湖光山色,得到的感觉不正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嘛!
同时,去了岳阳楼的话还可以去君山岛哦,游游洞庭湖,感受一下范仲淹笔下的那种壮观之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