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介绍 >> 正文 >> 正文

古人常说天下观,可你知道天下到底有多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5/1/19
北京治疗白癜风效果好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出自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其含义是:忧要在天下之前忧,乐也要在天下之后乐。可是,何谓“天下”?“天下”的范围有多大?古人将世界笼统地称为“天下”,不同时期所指代的地理范围不同。最早是在先秦的古籍中提到“天下”一词,如在《诗经·小雅·北山》中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一说辞。这时的天下并不大,主要指夏商周三代王权所统治的范围,具体包括黄河中下游和长江流域的湖北以及江浙地区一带。到了秦朝时期,随着郡县制的设立,“天下”的概念也随之扩大,东、南两边都到了大海边,西、北两边仍旧没有具体的边界。不过,先秦的一些哲学家认为,“天下”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大得多。如邹衍是阴阳家的代表人物,他就认为儒家所说的“天下”只占了真正天下的八分之一。不过这一观点在当时并没有为大家所广泛接受。到了明清时期,中国人才将“天下”的范围扩大为包括中国以及周边附属国在内的区域。此时,天下已经成一个政治上的概念,而非地理意义。比如在明末清初时,顾炎武所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其中的“天下”便在一定意义上指代了国家。很明显,他知道“天下”并没有那么小,而只是将“天下”作为一种政治概念。就如麒麟才子梅长苏所说,“天下,是天下人天下”。为天下生,是一种大我的所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0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