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陈湘源著《解读岳阳楼》
“五朝楼观”,是年岳阳楼新景区建设中的大手笔,是中国乃至世界仅见的铜楼群。唐、宋、元、明、清5座铜楼,皆全部采用H78黄铜微雕铸造,金碧辉煌。
五朝楼观尹素兰摄
岳阳楼自东汉末年创建以来,历经沧桑。唐代以前的楼台型制,已无史料可征。为了全面展示历朝名楼特色,建设者根据文献记载和诗文的描述,并参照今存唐代建筑和出土文物,经古建专家反复论证与精心设计,再现了唐代双层双檐、四面突轩,歇山顶式的岳阳楼。为人们了解岳阳唐代建筑,提供了立体资料。模型平面呈正方形,面阔七间,进深五间,边长5.39米,高5.19米,净重12.3吨。匾额用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体书写。
铜铸唐代岳阳楼
宋代以后,保存《岳阳楼图》有30多幅。今铸铜楼,是从宋代所存3幅画中,遴选宫廷画院所绘《岳阳楼图》为蓝本。该画摩真写实,表现细腻真实,非常有利于铸铜再现。模型平面呈长方形,面阔3.米,进深3.米,高4、5米,净重12.2吨。匾额用宋代书法家米芾所书《岳阳楼记》的“岳阳楼”3字,真实亲切。
铜铸宋代岳阳楼
铜铸宋代岳阳楼选择宫廷画院所绘《岳阳楼图》为蓝本
元代现存《岳阳楼图》5幅,皆民间画家夏永明的作品。夏永明所绘《岳阳楼图册》,虽画不盈尺,但描摩细致真切,给人以立体感。模型平面呈长方形,面阔3.米,进深3.米,高4、3米,净重12.2吨。楼匾“岳阳楼”3字,是从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的作品中选辑。
铜铸元代岳阳楼
铜铸元代岳阳楼选择的是民间画家夏永明的《岳阳楼图册》
明代《岳阳楼图》的蓝本,选用的是宫廷画家安正文的作品。安画气势雄伟,特色鲜明,较为突出地表现了时代特征。建筑模型平面呈六边形,单面阔1.86米,高4.5米,净重9.1吨。“岳阳楼”匾,则是从董其昌所书《岳阳楼记》中选取,自然天成。
明代《岳阳楼图》的蓝本,选用的是宫廷画家安正文的作品
清代所存《岳阳楼图》较多,形制也各异。铜楼的蓝本,选择的是清代著名画家龚贤《岳阳楼图》。岳阳楼建筑模型平面呈长方形,面阔4.43米,进深3.米,高4.83米,净重10.7吨。匾额“岳阳楼”3字,从康熙皇帝所书字迹中选取。
铜铸清乾隆岳阳楼
铜楼的蓝本,选择的是清代著名画家龚贤《岳阳楼图》
年9月12日配图发(个别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陈湘沅,笔名陈湘源,文博副研究馆员,岳阳市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委员、文史委员,湖南省戏剧家协会、考古学会会员,岳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岳阳市非遗专家库专家。年从艺,工生行兼三花。曾任岳阳巴陵戏剧团团长兼编导,创作、改编剧本40多个;导戏20多个;主笔撰写《湖南地方剧种志(三)巴陵戏志》。年从事文物工作后,出版个人专著《岳阳说古》《千古名城岳阳解谜》《深度解读岳阳名胜古迹》《岳阳历史文化论争集》《解读岳阳楼》等11部。参与主编《岳阳历史文化丛书·千年名邑》等多部;参与编撰和审稿《湖湘文化大辞典》《湖南大辞典》《岳阳市志》等20多部;发表各类文章多篇,有多篇(部)作品获国家、省、市奖。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