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新闻 >> 正文 >> 正文

作文素材的加工和运用,你真的会吗教你6个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2/10/18

跟着王少侠,语文不用怕。

大家好,我是王少侠。

欢迎大家和王少侠一起学习语文,爱上语文。

今天,王少侠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加工和运用作文素材。

经过精心的分析和选择之后,我们要确定哪些素材可以放进作文中。这些素材并不能原封不动地放在作文中,而是要有所加工和安排。

因为原始的素材是芜杂的、零散的、粗糙的,缺乏逻辑与条理,或者充满着意义的含混、矛盾之处,必须加以整理提炼,使其更纯净、更合用。

具体来说,素材的加工和运用包括以下6个方面。

01整合

是指将本来零碎,但性质差不多的素材整合在一起,凝聚成更饱满、更典型的素材。

著名作家高尔基说:“假如一个作家能从二十个到五十个,以至从几百个小店铺老板、官吏、工人中每个人的身上,把他们最有代表性的阶级特点、习惯、嗜好、姿势、信仰和谈吐等等抽取出来,再把它们综合在一个小店铺老板、官吏、工人的身上,那么这个作家就能用这种手法创造出‘典型’来,——而这才是艺术。”

这也就是鲁迅所说的:“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人。”鲁迅的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形象就是这种整合的结果。

《祝福》中女主人公祥林嫂的故事来源于5个生活原型:

第一个是鲁迅家的女工王阿花,她受丈夫虐待,从乡下偷偷逃出来到鲁迅家做工,结果丈夫从乡下追到城里要把她抢回去。

第二个是鲁迅老家绍兴的一个寡妇“单妈妈”,她是寡妇,但又有同居的男人,她迷信死后在阴间要被阎王锯成两半,分给两个男人,因此去寺庙里捐门槛。

第三个是鲁迅老家一个看坟的女人,因为小儿子在门口剥豆给马熊拖去吃了,她悲伤得哭瞎了眼睛。

第四个是鲁迅的一个远房表姐,男方来抢亲,她从后窗爬出,却失足落水,河里恰好泊着男方的船,被捞起来载了去。

第五个是鲁迅一个远房的伯母,常常拄了一支长竹竿,神色凄惶地去访问鲁迅的母亲。

上述5个原型的部分故事都被整合在祥林嫂一个人身上,使其悲惨的命运更加丰满、典型。

02嫁接

就是把发生在别人身上或是发生在别的时空背景里的素材借用过来。

比如,历史上诸葛亮根本就没干过“草船借箭”、“空城计”这些事,“草船借箭”的真正主人是孙权。但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慧,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就把別人的事迹移植过来,安在诸葛亮身上。还好罗贯中跟孙权不在一个时代,要不然早被宰了。

又比如,范仲淹一辈子从没来过洞庭湖,但他却写出了著名的《岳阳楼记》,原来他是把自己对鄱阳湖的观察记忆挪用了过来。

所以,同学们写作文大不必畏首畏尾,觉得不是亲身经历的事就不能写。其实没关系,只要你嫁接得好,创造出典型人物、典型事件,一切都不是问题。

03增删

就是根据主题的需要,对素材进行剪裁或添枝加叶。

记叙和描写的内容往往需要细节性的素材,为了让人物形象生动饱满、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往往就需要将原本简单、粗略的素材进行扩充,添枝加叶、添油加醋,补充一些细节。

而有时候,原始的作文素材过于繁杂,为了合乎主题就必须只能抓住素材的主要方面、主要特点,而省略掉其他次要的方面和特点,这就需进行剪裁。切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往上写。

04概括

是指用精炼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素材的主要内容。

比如议论文中作为论据的材料,一般都要求简明扼要,不能像记叙文中那样仔细铺排、描写,因此要对素材进行概括与浓缩,否则作文显得累赘不堪。

比如,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开头就举了6个例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几十个字就概括了6个人的事例,并没有详细叙述各人的事迹。

05解释

是指在使用作文素材时,不能机械地照抄照搬,而要注重逻辑关系,步步为营。

这有助于读者对某些比较复杂的素材(背景、实质等)的理解,也有助于主旨的说明,防止素材和观点两张皮。

比如,议论文中论点和素材之间的联系往往并不是一目了然的,这就需要对素材加以说明和解释,显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06组织

指素材的顺序安排、使用技巧等。要将有用的素材按照恰当的逻辑顺序放进作文当中。

使用素材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灵活运用。同一个素材,在不同的作文中呈现的方式就不一样,表达的主题也会不一样。

比如,可以部分选用,也可以全部选用;可以用庄重的笔调,也可以用轻松活泼的笔法。

总之,拥有丰富的素材并不代表你就能写好作文,恰当的加工和运用才能让你的作文真正闪耀出灵光。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下一讲我们再见。

我是王少侠,感谢侠客们光临小岛。

您的每一次点赞、评论、收藏、转发,我都认真地当作是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