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新闻 >> 正文 >> 正文

他本可荣华富贵一生,却选择从党报国,建国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3/1/10

引言

在北宋诗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之中有这样一段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历史上有过很多伟人,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忽略自己,在面临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选择的时候,往往会抛弃后者坚定前者。特别是在上个世纪新中国成立之前,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我们祖国的建设,甘心舍弃自己原本富足的生活,踏上一条异常崎岖的救国之路。

01

我们国家曾经有这样一位人民军队的优秀将领,从“大帅府”走到革命圣地延安,放弃了自己原有的荣华富贵,只为走上一条与自己父兄完全不同的道路。这个人就是张学思,是我们中国人民海军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原爱国名将张学良的弟弟。张学思于年1月6日出生于奉天大帅府,也就是现在的沈阳这个地方。他是奉系军阀张作霖的第四个儿子,在九一八事变之后两年,选择了加入我们中国共产党。

▲九一八事变中的日军

并在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之中担任要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年国家授勋仪式上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将军一生奉献,只可惜在晚年的时候遭受迫害遗憾离世。在张学思刚刚出生不久,他的父亲张作霖就多次遭遇日本人的暗杀,好在都平安地脱离了险境,而后来张作霖顺利升职,更是成为了奉天督军兼任省长的职务。这让这张作霖觉得这一切都是自己的儿子给自己带来的好运。

▲张学思照片

再加上张学思小的时候更是聪明伶俐,所以张作霖对于自己的第四个儿子尤其喜欢。可惜好景不长,在年6月4日,张作霖还是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给炸死了。这个时候张学思年仅十二岁,正在奉天中学读书,了解到这个消息之后,张学思十分难过,虽然想要给自己的父亲报仇雪恨,但是无奈自己根本没有任何实力。而且因为这件事情,他越发清楚地认识到救国已经迫在眉睫。

02

如果依旧沉溺于过去的光辉,那么自己很有可能在长大之后步入父亲的后尘。正好那一年他有接触到了一位具有民主思想的进步教师王西征,虽然王西征不是我们共产党员,但也是带着张学思走上进步道路的关键人物之一,在王西征的鼓励之下,年仅十四岁的张学思决定离开舒适区,独自一人前往北平求学。

▲民国时期的北平城

在来到了北平之后,他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民族存亡已经危在旦夕,中国大地上随处可见日本人的欺压。正好在这个时候又接触到了我们共产党许多革命志士,受到了初步的阶级斗争以及社会革命的影响,他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方针之中看到了复兴中国的可能性,于是无比迫切地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经过许多次的努力之后,年仅十七岁的张学思终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张学良

其实那个时候的张学思之所以最开始一直没能成功加入我们,主要是受到了张学良将军不抵抗政策的影响。但张学思永不放弃,最终还是获得了成功。而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接受党中央的任务,前往奉化看望当时已经被拘禁起来的张学良,没想到这一次见面之后,一生都没有再见面。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张学思更是担任了我们国家海军的重要职务。在海军建设上面,他随着海军司令肖劲光共同部署了对金门的炮击以及封锁。

▲为我国海军作贡献的张学思(图右)

在我们祖国的潜艇建设上面,张学思将军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就连我们周总理都亲切地将他称为我们海军的好参谋长。可惜后来他被陷害,张学思被莫须有的罪名关押到了北京某军营之中的一间潮湿阴暗的房屋之中,在这里,将军的精神和肉体都遭到了惭愧的折磨。到了年的时候,将军病情不断恶化,食不下咽,重度营养不良。周恩来总理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连忙安排医护人员进行抢救,但遗憾的是将军最终还是因为病情过去严重,无奈地离开了人世,年仅54岁。

结语

张学思将军原本是大帅府的儿子,虽然父亲被日本人谋害,但是还有张学良哥哥在上面顶替着,只要张学思愿意,完全可以荣华富贵的过完一生。但是将军没有做出这样的选择,他认为国家兴亡已经到了最严重的时候,每一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何况自己还是人们口中大帅的儿子。在这样的情况下,更不容许自己有任何私利想法的产生。将军在年仅尚小的时候就已经在忧虑国家的安危,这样的精神怎不让人感动尊敬。

参考资料:

《岳阳楼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0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