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新闻 >> 正文 >> 正文

南阳文物建筑精萃邓州花洲书院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3/1/19
中科公益爱心 http://nb.ifeng.com/a/20180507/6557031_0.shtml

花洲书院

花洲书院始建于宋代庆历五年(年)年间,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范仲淹任邓州知州期间创建了书院内讲学堂——春风堂、藏书楼、斋舍,并在书院东侧创建百花洲,重修览秀亭,构筑春风阁,花洲书院因百花洲而得名。花洲书院历代多次重修,遗址作为书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庆历六年(年),范仲淹在花洲书院书写了《岳阳楼记》,其中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历代官员的座右铭,花洲书院也由此成为天下文人雅士凭吊景仰的文化圣地。花洲书院建筑规模宏大,园林景观极佳。花洲书院居中为书院主体,五进四院结构,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书院建筑之庄严和恢宏。西部为范文正公祠,姚雪垠文学馆等名人馆。东部为百花洲、园林、亭台楼榭等,再现了江南园林风格。碑林书廊相映成趣,为研究中国古代书院文化与建筑风格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和物证。

范文正公祠

宋庆历五年(年),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谪知邓州,在古城东南隅创建花洲书院,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北宋绍圣二年(年),范仲淹的四子范纯粹任邓州知州,整修了花洲书院。明嘉靖、万历多次维修。清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光绪年间,邓州历任知州多次重修花洲书院。光绪三十一年(年),改建为邓州高等小学堂。年重修揽秀亭。年,重修范文正公祠。

揽秀亭

年11月14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花洲书院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12月,花洲书院晋升为国家AAAA级景区。年10月,花洲书院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春风堂

保留的文物建筑有揽秀亭,位于范文正公祠正前方约20米处,单檐单层八角攒尖亭式建筑,坐落在一高约1.米被水围绕的八角形台基上。台明青砖糙砌,台面前、后檐位置铺青石板,亭内铺青砖。灰筒、板瓦屋面,素垂脊、陶制宝顶。左、右檐柱间置坐凳、设美人靠;前、后设虹桥出入。范文正公祠为清代建筑,该建筑坐北面南,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单檐硬山式建筑,坐落在一高约0.45米的台基上,灰筒、板瓦屋面,正脊两端置吻,中间坐三重檐摘星楼。前檐椽出檐、施飞椽、设遮椽板,后檐青砖叠涩封护。前檐老檐柱位置的每间均置六扇对开六抹套方棂芯隔扇门,门上方设走马板。两山及后檐墙青砖糙砌。春风堂为清代建筑,该建筑坐北面南,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硬山卷棚式建筑,坐落在一前高约0.49米、后高约0.34米的台基上,灰筒、板瓦屋面。前、后檐老檐柱位置的每间均置六扇对开六抹套方棂芯隔扇门,门上方设走马板。两山墙青砖糙砌,室内墙面白灰全粉。万卷阁为清代建筑,该建筑坐北面南,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双层硬山式建筑。坐落在一高约0.49米的台基上,台明青砖糙砌,前檐压青条石,前檐明间设青石台阶。灰筒、板瓦屋面。前檐老檐柱位置的上、下每间均置六扇对开四抹“万喜”棂芯隔扇门,上层门上方设走马板。

万卷阁

花洲书院是北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范仲淹任邓州知州期间创建的书院;花洲书院历代多次重修,遗址作为书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庆历六年(年),范仲淹在花洲书院书写了《岳阳楼记》,其中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历代官员的座右铭,花洲书院也由此成为天下文人雅士凭吊景仰的文化圣地。花洲书院建筑规模宏大,园林景观极佳。留存的范文正公祠、春风堂、万卷阁等清代建筑风格采用地方手法,小巧别致泮池、状元桥等,是研究河南地方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现存有明、清等代的碑碣数通,记载着花洲书院的沿革变迁。花洲书院屡遭战火,迭经修葺,风景优美,名列邓州八景之首,曰“花洲霖雨”。百花洲内亭台楼榭错落有致,山湖洲林相映成趣,其建筑皆为江南园林风格。重建的百花洲为清代苏州园林风格。菊花台、亭榭、太湖石点缀湖岸,岛内遍植花木。北端有石舫“香舟”,中段临水有扇亭“月到风来亭”,已经成为中原地区著名的风景区。

百花洲

编辑:贾付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