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秀才名叫汪生,黄冈县人,财力雄厚,为人豪爽,懂谋略。汪生有一个爱妾,名叫回风,不单美若天仙,更是琴棋书画骑马射箭,样样精通。
因此,汪生很是宠爱她,但凡要出游,总会将她带在身边。
有一次,汪生带回风到岳州,登岳阳楼,望洞庭湖,游历多处名胜,两人一路有说有笑,十分惬意。
游玩间,山脚下走来一个壮汉,身材魁梧,回风有意回避,但还是被壮汉看到美貌,壮汉看得出神,甚至迈不开腿往前走。
汪生察觉到壮汉的异常,急忙带着回风下山,没想到壮汉在后面紧紧跟随。
到了汪生的船边,只听见一声呼哨,左侧一艘船里吹起号角回应,随即十几个壮汉从船上跳出来,等待先前的壮汉差遣。
壮汉说:“这小娘子美得很,带回去献给老大。”一声令下,大家齐齐动手,回风很快就被抢到那艘船上带走了。
汪生是一介书生,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艘船越走越远。
两人出游一人回,汪生痛失爱妾,急忙派人四处打听,甚至张贴榜文,悬赏知情者。他坚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这天,汪生的好友,都司贺生在黄鹤楼设宴,请他小聚。然而望着无边的江水,汪生不禁潸然泪下。
贺生正想询问,他身边的仆人却先开口问道:“秀才喝酒神伤,可是因失去的爱妾?”
“你怎么知道?”汪生疑惑。
“秀才张榜,人尽皆知。秀才不必烦忧,只管和我家主人开怀畅饮,我定能给秀才一个满意答复。”仆人回答道。
原来,仆人的家就住在那座山脚下,这帮强盗以张大为首,凶猛蛮横,专门在江上湖上打劫过往的船只。
仆人听说张大的手下在岳州洞庭湖劫了一个美人,要献给他。看到汪生的悬赏榜文后,仆人猜想美人多半就是汪生的爱妾。
然而,贺生和仆人深知张大的手段,都劝汪生放弃。汪生却说:“男子汉大丈夫,哪有明知爱妾的下落却不救的道理。”
第二天,汪生送给贺家仆人五十两银子作为酬谢。随后,汪生向仆人询问张家兄弟的姓名,一纸状书将他们告到兵巡衙门。
兵巡一看是张家兄弟,急忙给汪生分析为了一个爱妾大动干戈,绝对是弊大于利。汪生给兵巡打包票说:“小生只需要一纸牒文,绝不会起冲突,请大人放心。”
成功拿到牒文后,汪生向贺生借了一艘楼船和两只巡江哨船。随后,又备足一个多月的粮食,召集十几个仆人打扮成将士,一起到船上出发,旗鼓宣扬,好不热闹。
汪生在楼船上,先派一只哨船,载着贺家仆人和他的心腹汪三,去叫齐当地乡民,说是迎接新上任的提督。
紧接着,又以江万里之名,将帖子送给张家兄弟,说是新来的地方官,慕大名来见。
张大自然知道与官府打好关系的重要性,现在新任地方官来见,当然是以礼相待,于是备好酒席,带着二十几个手下,出山迎接。
汪生的船停好后,穿着官服下船,张家兄弟准备行跪拜礼,却被汪生扶起说:“久闻张家兄弟都是英雄豪杰,不必拘于常礼。”几人随即入席。
席间,汪生开怀豪饮,猜拳行令,与张家兄弟相谈甚欢。
第二天,是张二做东,宴请汪生。第三天,又是张三做东,逐个请过。
宴席结束后,汪生回到自己的楼船,张家兄弟来拜别。
汪生趁机以回礼为由,邀请张家兄弟上船喝酒道别,更是请来戏班助兴,《桃园结义》,《千里独行》,兄弟几个听得津津有味。
殊不知,戏班子开唱之时,正是楼船悄悄开船之时。
等到船驶离岸边很远,汪生才拿出牒文询问:“秀才汪生,告你们抢他爱妾,是否属实?”兄弟几个面面相觑,张大承认确有此事。
“这个汪生有些能耐,上书说要剿匪,我的上司很重视这件事,给我牒文让我解决。既然情况属实,你们只好跟我去见上司,与汪生对峙。”
事情闹到官府,自然落不到好,兄弟几个正想逃走,却发现船漂泊在水中央。
他们顿悟上当了,恳求汪生出手相救。汪生说:“汪生只为妾,你们把他的妾交给我,我还给他,想必他就撤诉了。”
于是,张大亲自书写信函,汪生派人拿着信函,驶着哨船去接回风。
天亮后,回风过船,汪生见后大喜,将回风安顿好后,将实情告诉张家兄弟。兄弟三人如梦初醒,不仅不生气,反而夸赞汪生的智谋,最后更是拿出银两赠与汪生,给爱妾添妆。
就这样,汪生带着回风一同回家。汪生仅凭一纸牒文就将爱妾从强盗手里带回的事,一度被流传开来,听过的人都啧啧称奇。
这是《二刻拍案惊奇》里的一个故事。
爱妾被抢,汪生又是悬赏,又是亲自入匪窝搭救,可见汪生是个重情重义的人。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汪生利用匪徒害怕官司这一点,成功击破匪徒的心理防线,落入他的圈套。不懂干戈,能入虎穴,足见汪生有勇有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