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新闻 >> 正文 >> 正文

岳阳大江大湖里的巴陵故事中国青年报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3/5/3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从《岳阳楼记》诞生的那一刻,岳阳这个名字便和这篇千古流传的作品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岳阳楼屹立于古城之上,俯瞰烟波浩渺的洞庭湖,遥对青螺滴翠的君山岛,南接三湘四水,北枕万里长江。与黄鹤楼和滕王阁相比,它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中唯一保持历史原貌的古迹。三层主楼均为木制榫卯结构,从楼底到楼顶清一色的楠木圆柱,无铁钉,无横梁,无栏杆。主楼12脊,脊如龙身,翘首为展翅凤凰,远远看去,如同12只凤凰振翅欲飞。

在唐代以前,由于地处“北通巫峡,南极潇湘”的水路要冲,岳阳一直都是威名远扬的军事重镇。三国前期,吴国大将鲁肃在巴陵山上修筑阅兵台,用以训练和指挥水师。阅兵台临岸而立,登上阅兵台便可观望洞庭全景,湖中一帆一卒尽收眼底。

五百多年的时光匆匆流逝,公元年,岳阳楼终于等来真正懂它的人——被贬中书令张说。这位开元名相,因仗义执言,不做伪证而获罪。好在历史总在阴错阳差间留下些许幸事,“伪证案”让文坛才子潦倒失意,却给岳阳楼带来重生。谪守岳阳的张说,开始了扩改鲁肃阅军楼,并把它定名为“岳阳楼”。

自此,岳阳楼成为古城岳阳千百年来的一张名片。除了范仲淹,在洞庭湖畔泼墨挥毫的文人不在少数:李白一生曾六登岳阳楼,挥毫写下“水天一色,风月无边”的对联,至今仍悬挂在岳阳楼的主门上;“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凭栏远眺感慨此生,在忧国伤时的哽咽中怆然收笔;报国无门的孟浩然被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深深震撼,面对“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湖水,留下“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的壮志与慨叹。

然而,巴陵城的故事,绝不是一座岳阳楼可以道尽的。这座有着多年历史的古城,也是爱国诗人屈原的行吟与魂归之处。公元前年,秦军攻入楚国都城郢,远在六百多里之外的屈原听到消息后,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为了纪念他,每年五月初五,沿江百姓纷纷投放粽子,并举行大型民间龙舟赛,岳阳由此被称为端午节龙舟竞渡的发源地。

大江大湖哺育下的岳阳人,记忆中的美味也离不开这片丰沛的水域。岳阳水产丰富,洞庭湖盛产湖鲜,自然也少不了夏天吃货们的最爱——小龙虾。作为全国闻名的小龙虾养殖基地之一,每天有万只小龙虾从这里出发运往各地。

每到夏季,岳阳的夜宵摊上便是一片火红,几乎每张桌子上都有一盆红灿灿的龙虾。麻辣、清蒸、卤虾、虾尾,岳阳人早已将小龙虾的美味发挥到了极致。夜幕降临,食客们吹着风,喝着啤酒,吃着龙虾,孩子们奔跑在街头巷尾,这是岳阳夜晚的灵魂,也是这座小城令人沉醉的烟火气。

“九月圆脐十月尖”,待到秋来,螃蟹的时令就到了。岳阳白泥湖一万多亩的水域,至少能收获三十万斤大闸蟹。除了清蒸,岳阳人还开创了卤水煮螃蟹这种独特吃法。喜欢味觉刺激的湖南人用咸香浓郁的卤汁,赋予了螃蟹别样的味道。

“巴陵全鱼席”也是岳阳的远近闻名的招牌。唐代诗人李商隐有诗曰:“洞庭鱼可拾,不假更垂罾。闹若雨前蚁,多于秋后蝇”,足以见得岳阳的鱼类何其丰富。作为湖南十大主题名宴之一,巴陵全鱼席在制作上非常复杂,洞庭湖中的二十七种鲜鱼,佐以洞庭湖边特有的蔬菜和茶叶制作而成。食鱼不见鱼,知其味不见其形,其中滋味,吸引着无数异乡人到此品尝,也总引得离乡的岳阳儿女感念良多。

岳阳,曾是一座文化古城。求索精神、忧乐文化仿佛是一颗种子,将爱国情怀深深扎根在了这片湖湘大地上,代代传承,成为岳阳伢仔流淌在血液里的故乡记忆。

岳阳,如今已是一座开放之城。作为湖南唯一通江达海的口岸城市,岳阳着力推动“一区一港四口岸”联动发展,产业以千帆竞发之势,走向深蓝。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岳阳古城,如今正在迸发新的活力与能量,它将以大江大湖大城市的新形象,续写新时代的“巴陵故事”。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