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完了《清平乐》,里面上线了宋徽宗时期的各大才子佳人们,看到了晏殊、欧阳修、范仲淹、王拱辰、苏轼兄弟等等,让人看得过瘾。这两年似乎上映了很多宋朝的电视剧,包括《知否知否》,取自李清照的诗命名,为观众展现了一个非常有情调,生活高雅,兴趣广泛的宋朝。宋朝文化也开始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写诗,饮酒、投壶、插花、茶艺、熏香、繁华的集市、灯会、还有诗人们爱畜养的歌妓、大户人家流行的点外卖、收藏文物、淘各类古董、女子相扑的出现……总之,宋朝人民的生活多是清雅悠闲,宽松仁政,开明通达,比起大唐盛世的场面丝毫不低,好一幅“天上人间”的画面。公元年,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在宋朝的山东济南的一户书香世家里出生了。其父进士李格非从事当朝教育事业多年,其母王氏的爷爷便是王拱辰,可谓生在了一个书香家族里。这对李清照早年时期的文学熏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于母亲王氏的介绍,被记载在了《宋史》里:“妻王氏,拱辰之孙,亦善文”,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句号,但是能被记载到《宋史》里,可见其也非一般人。这也说明李清照的母亲非一般文人所比,是相当有才华的。这样,就不难看出李清照能成为一代才女的缘由,除了天份,还有家境的熏陶传承。李清照的样貌被当今世上用电脑还原出的图是这样的:这简直就是一大美女呀,谁见了不心动呢,又有貌又有才,难怪会在少女时期就把赵明诚迷住了,以至于在两位父亲是政敌的情况下也要娶李清照为妻。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结合,应该说是非常门当户对的,论其文学才华,李清照过于赵明诚,但是若论其收藏文物,赵明诚绝对算是一位“大家”,且情趣高雅、品行端正、前途远大,没有恶习。他们婚后收藏的各类字画与文物简直是倾其所有,发自真心的热爱。在《金石录后序》里记载过,当金国开始侵犯中原时,他们在辗转搬迁的时候,舍弃了无数苯重无法带走的文物,挑选了一些必要的,还剩下十五车,在山东青州的老家居然也还有十五间大屋子里收藏着他们毕生从各处淘来的文物。这简直就是一家私人博物馆了呀。只可惜大多在战火中未被保存下来,而毁于无情的战火当中。李清照在丈夫赵明诚去世之后的生活,更是历经了人间劫难,是从小生活富足时从未想到的艰难与遭遇。夫妻情深28载,赵明诚去世那年49岁,李清照46岁。之后,历经了国破家亡,山河破碎,再婚再离,失去心爱的文物等一系列之后,李清照的文风必然有所转变,从以前的小家小女儿情,开始转变为关心国家、政事、社会这些大事件上来,过了大半辈子,阅历加深,开始思考人生意义的方向,词风也大气、豪迈、鲜明,却又藏着深深的忧伤。李清照对于自身的才华其实是很自信的,而且她是一位敢爱敢恨,思想超前的奇女子,这些皆体现在不光是诗词方面的造诣,还有她的私生活里的行为与思想。被人们友好且俏皮地称为‘李怼怼’的李清照,活成了大多数女人心中的偶像,钦佩她的才华,同时又欣赏她的敢爱敢恨的果断性格。她与赵明诚婚后,朝廷里新旧两党之争,父亲李格非出事,李清照写书求于公公赵挺之,以帮助自己的父亲脱离险境,但赵挺之又哪里可以拍板,这非私人之事,而是事关两党之争的问题,但是尚且涉世未深的李清照却写了一句诗给公公,以表达自己的心情:“炙手可热心可寒”。(要怼人,从自家公公怼起)李清照在丧夫以后,被“诱骗再婚”于张汝舟,不过结婚三个多月,李清照实在无法忍受这个在她眼里被比作“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之下材”的下作之人,且在诗文里将张汝舟跟畜牲相比,可以看出李清照是有多痛恨这段婚姻。对于婚后觊觎她文物,对她采用家庭暴力的人,李清照的做法堪称叫“绝”。她不惜冒着老婆告老公,如做实之后自己也当要做两年牢的风险,也要将这种小人告倒,张汝舟最终削去官职,被发配到广西柳州,李清照才终于从这段糟糕的婚姻中摆脱出来。牢也不过只做了九天便出来了。(因为李清照才女的名气还是挺大了,无数的人帮她说情,可见,李清照的人脉还是比较过硬)。这次事件在当时闹得沸沸扬扬,不少嫉妒李清照才华的人也是看足了戏,再加以嘲讽讥笑,也算是李清照一生怼得最凶悍的一次了。除了怼自家人,李清照在文学上也是怼遍布古今的风流人物,在她写的《论词》里,几乎怼遍了当时文坛上几乎是响当当的人物。这些人都没能入得了她的法眼,可见李清照的个性比较孤傲、自信、但又的确自身有两把刷子。被他在文章里怼的文人共16位(凄惨):柳屯田柳永:曾写下“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如此佳句的柳三变,也被李清照怼说,将乐府旧诗变新诗,虽然有音律,但词句却俗不可耐。张先、宋祁宋庠兄弟以及沈唐、元绛、晁次,李清照则评价他们的文章是偶有佳句,却整篇破碎,不能称为名家。写下“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晏殊;写下“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的欧阳修;写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苏轼,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坛伟人,也没能幸免于李清照的猛怼,说他们虽贵为大家,作诗应当是心到手到,张口就来般简单容易,像瓢在大海里舀水般轻松,却做的词音律又不和谐,作些小歌词,根本达不到他们文人大家的风范。写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总把新桃换旧符”的王安石;“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的曾巩:李清照说他们的文章有西汉的风格,但若作词,只怕会让人笑掉大牙,无法让人读得下去。(这怼得有点猛了吧,也太不给面子了)晏几道:“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写下这些句子的晏几道,李清照则说他的诗短于铺叙,不太完整地能够形容和表达。贺铸:“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李清照说贺铸的词短于用典,不太会借用典故。秦观:“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被我们流唱千年的名句,写得如此叫好的句子的秦观,却又残忍地被李清照形容成了一位贫穷人家的女儿虽然极力装扮自己的外表,却又无法隐藏她的小家子气,无法体现出富态的气息,听起来句子情深似海,却又空洞无物。(这就是把人家秦观比成了穿着龙袍也不像太子了,李清照短短几笔,怼人真够狠)黄庭坚:写下如此名句“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的黄庭坚,还尚且被李清照夸了几番,说他的词句还算是言之有物,但又如一块有瑕疵的美玉,整体价值又要打折扣了。李清照短短一篇字的《论词》,却怼尽了16位著名文人,真可谓是‘怼怼界’的鼻祖。李清照非常注重词的押韵及音律,如果她仅仅只是怼,怼完了自己又拿不出有力的佳作来证明的话,那也只是为了出尽风头罢了,但是李清照能够怼,还能用文采说话,那便说明,她本人的确有这个实力去怼,也眼界着实之高,大多作品皆无法入得了她的眼了。李清照留下来的诗词总共88首,首首都堪称经典,句句都是佳作: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见客入来,袜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的前半生是那个一见情郎“和羞走,却把青梅嗅”的怀春懵懂少女,而她的后半生风雨飘曳,山河破碎,丧夫遥走它乡之苦,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地活到了72岁,像极了一颗文坛耀眼的星辰过完了她的一生,看遍了此生的冷暖炎凉,经历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也遭遇了被人算计的陷阱。或许这些经历才是成就了李清照在文坛的地位,这些苦与乐皆是她创作的源泉,唯有阅历才是最好的灵感,正如最好的文字皆产生于苦难之中一样,如此才成就了她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有人说,千年前的李清照有着现代人的思想,很难在当时的宋朝幸福下去,但是,为什么我们会认为现在的便是最先进,也最好的呢,很多东西只能证明时间在飞逝地向前,却无法证明随着时间的失移,人的思维、文学的创作与造诣、生活的方式,兴趣爱好这些也都是进步的。进步的只是时间,而往往人的思想大多不如前人,也并没有进步多少。大部分的人只是在时空的交互下一直在不断地沉睡、沉睡、沉睡而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