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新闻 >> 正文 >> 正文

杜甫九日五首其二诗词赏析榆木斋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5/6/10
杜甫《九日五首》其二诗词赏析枯木《九日五首》其二杜甫旧日重阳日,传杯不放杯。即今蓬鬓改,但愧菊花开。北阙心长恋,西江首独回。茱萸赐朝士,难得一枝来。杜甫(年—年),字子美,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极其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作品收集于《杜工部集》。杜甫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尤其以古体、律诗见长,后人评价“沉郁顿挫”为其主要风格,然而也有不少豪放洒脱的诗词,比如《饮中八仙歌》就显露出其狂放不羁、豪气云天的气概。杜甫的代表作很多,比如《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三吏》、《三别》、《春望》等千古传诵,妇孺皆知,其中尤其以七律《登高》艺术造诣最高,被誉为“七律之冠”,为古今律诗的压卷之作。《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青少年家庭环境优越,生活富足,虽然才华横溢,然而命运多舛,客居长安多年,科举不第,贫困交错,小儿子竟然在天宝十四年饿死,后又造罹“安史之乱”,转战西南,投奔剑南节度使严武,严武病逝后,杜甫失去依托,买舟南下,辗转到夔州,生活依然困苦,孤苦飘零,思念亲人,《登高》就是在夔州所作。《九日五首》创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年)秋重阳节,同《登高》为同时期作品,也有人认为《九日五首》四首缺一,似乎《登高》为《九日五首》之一才合理。《九日五首》其二为组诗第二首(全诗附后),主要描述诗人报国无门的心情和感慨:“旧日重阳日,传杯不放杯。”,过去重阳节宴会,大家举杯传杯饮菊花酒,酒杯不落。“即今蓬鬓改,但愧菊花开。”,现在蓬头垢面,华发满鬓,面对菊花盛开,心里实在是感觉愧疚。“北阙心长恋,西江首独回。”,即便是生活艰苦,依然心思报国志,在江上漂流而下,还会向西北回首眺望,不知局势进展如何。“茱萸赐朝士,难得一枝来。”,一到重阳节,朝廷按照惯例会御赐茱萸给朝廷大臣,可惜自己很难得到一枝。《九日五首》从修辞和词语上来看,没有刻意雕琢,平实淡雅,古朴凝练,语不惊人,然而在内容上寓意深远,忧愁之余真情流露,沉郁之中壮心未已,忧国忧民之情呼之欲出。杜甫虽然一生命运多舛,仕途失意,流离失所,惨遭兵燹,有家难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然而杜甫并没有沉寂,他一生追求的理想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冀希望能够有机会施展抱负。虽然作此诗时杜甫已经56岁,年老多病,正如《登高》所言“百年多病独登台”,然而在这首《九日五首》中,依然发出感慨,“但愧菊花开”,“茱萸赠朝士”,希望可以有为国家出力的机会,可惜人微言轻,虽然有雄心壮志,然而无人重用,即便是心怀家国,可惜“难得一枝来”,岂不令人心酸?重阳登高日,萧瑟的秋江,金黄的菊花,诗人蓬头垢面,白发飘零,西北眺望,战火频仍,亲友音信皆无,百感交集,饮酒解愁愁更愁,作诗排解,难解心头之忧,国破山河在,物是人皆非,岂能不令人郁结在心头?以此来看,《九日五首》其二极具艺术感染力,令人卒不忍读。附:《九日五首》(全文)[唐]杜甫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往,干戈衰谢两相催。旧日重阳日,传杯不放杯。即今蓬鬓改,但愧菊花开。北阙心长恋,西江首独回。茱萸赐朝士,难得一枝来。旧与苏司业,兼随郑广文。采花香泛泛,坐客醉纷纷。野树歌还倚,秋砧醒却闻。欢娱两冥漠,西北有孤云。故里樊川菊,登高素浐源。他时一笑后,今日几人存。巫峡蟠江路,终南对国门。系舟身万里,伏枕泪双痕。为客裁乌帽,从儿具绿尊。佳辰对群盗,愁绝更谁论。/10/16榆木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81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