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发展 >> 正文 >> 正文

写岳阳楼的诗,这首最震撼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2/10/2
著名青少年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187328.html

除了对联以外,描写岳阳楼最常见的文学体裁恐怕就是诗歌了,中国文人对于诗歌是极其喜爱的,它那特有的韵律,让很多人为之痴狂,所以,自然也会有很多文人选择使用诗歌来赞美岳阳楼。

有很多描写岳阳楼的诗歌,都把重点描述的笔墨放在了对于岳阳楼自然景观的描写上。比如唐朝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就写道:“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这是岳阳楼的夜景;而崔珏在《岳阳楼晚望》中描述:“楼上北风斜卷席,湖中西日倒衔山”,写的则是岳阳楼在某一个秋日的傍晚的景象;贾至的《岳阳楼重宴别王八员外贬长沙》中所写的:“江路东连千里潮,青云北望紫微遥”,则是把笔墨全都花在了描写洞庭湖浩渺的水景上面……

我个人认为,这些诗歌虽然都写得不错,但是却不能很好地将岳阳楼景区的特色描写出来。这样的诗句,如果不是被冠以“岳阳楼”这样一个题目的话,谁能知道它究竟写的是哪里呢,说它是描写什么地方的,都可以。

在描写岳阳楼的诗歌中,我最喜欢的两首,其一是唐朝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在所有对岳阳楼的景物描写中,它算是最有特色的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个“蒸”字,一个“撼”字,单是这种气势,就不是一般诗人所能够表现出来的,这样的景色描写,才是真正体现了在岳阳楼上所看到的波涛浩渺之景啊。

而“云梦泽”和“岳阳城”,则是很好地把地点限定了下来,看到这样的句子,没有人敢怀疑他写的不是岳阳楼了。不过,最好的,还是最后两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和一般的作者不一样的是,孟浩然不是简简单单地只是描写一下岳阳楼的风光就草草结束的,正相反,他将景色描写写得十分简练,而将绝大多数的笔墨都放在了抒发自己的观感之上,表达了自己“徒有羡鱼情”的无奈。

由此可见,写景的诗歌,如果光光是只为写景而写景,那就没有意思了。写岳阳楼,不能光写岳阳楼的雄伟,写洞庭湖的壮阔,而要写出自己脑中所想,心中所感,这样才是佳作啊。

除了这首诗歌之外,我最喜欢的还是杜甫的《登岳阳楼》,这首诗歌和孟浩然的诗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它同样不是只为写景而写景,也夹杂了自己的内心感受,而且,那感情之深邃,比孟浩然更甚。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就是杜甫眼前所见,和其他人见到的一样,那也是一片烟波浩渺的景色,只是,作者杜甫当时的生活状态很差,正处于“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情况之下。

在这种状态下,面对浩瀚的烟波,很容易就会让人产生万念俱灰的感觉,会觉得人生在突然之间就变得没有意义了,让人生出“江湖满地一渔翁”的无助和孤独感。但是,杜甫却没有这样想,因为,他不是一个平凡的人,他是一个用生命来谱写诗歌,用诗歌来记录历史的人,所以,当他看到这样的情景时,并没有过多地联想到自己的孤独和无奈,而是生出了“戎马关山北”的想法,直到这时候,他还在想着戍守边关,为国尽忠,这和陆游“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想法是一致的啊。

是的,他已经老朽,对世事已经无能为力,但是,这丝毫都不能抹灭他心中那为国捐躯和为民请命的想法。所以,他才会“凭轩涕泗流”,他的眼泪,并不是痛苦的泪、也不是悲伤的泪,而是一种被壮丽山河所感动才流下的泪,泪流之后,他心中那为国为民的志向,只会变得更加坚毅,是的,他已然贫病,但是,他却“尚思为国戍轮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8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