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句,知道它出于王勃的《滕王阁序》,那个时候我心中就想,如果能够去看看滕王阁的话,该有多好啊。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都未能如愿,不过,年初的时候我却和朋友小李一起来到了滕王阁,真正地见识到了这“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
一来到滕王阁之下,我便被那恢宏的建筑给震撼到了。站在台阶下,抬头仰望滕王阁,着实让人浮想联翩,那如同古城墙一般的高台,给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当我拾级而上,登上了一层高台之后,我的手轻轻地触摸周围的墙壁,前面是一个长廊,左右两边有小小的亭子,似乎是在护卫这滕王阁一般。我看见旁边有石碑,篆刻的似乎是韩愈的《新修滕王阁记》,还有奠基纪念石之类的,都是一些用来表示纪念的碑文。
我去过岳阳楼和黄鹤楼,但是滕王阁却和它们都不一样,单是这底部象征古城墙的高台阁座就让人觉得与众不同。据说滕王阁内部也是另有乾坤的,里面有三个明层,三个暗层,明明暗暗,虚虚实实,再加上屋顶那碧色琉璃瓦,就更加给人如梦似幻的感觉了。我想到这里就忍不住想要立刻登上滕王阁,看看这阁内阁外的无限风景。
再上一个高台,眼界顿时开阔了不少,就在这时候我却突然看见小李又腾腾地冲了下去,我不由得连忙叫道:“喂,小李,你干什么啊,忘记东西了吗?”
过不了多久,小李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来到了我的面前道:“我数了数,原来一共有89阶台阶啊。”
我听到这里不觉晕倒,对小李说道:“天啊,难道你火急火燎地跑下去,就是为了数台阶的啊。你的胃口可真是好,不如你再下去数一回吧,备不住你刚刚还数错了呢。”
小李笑着说道:“你不觉得让自己的脚掌和这每一级台阶接触,就能够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吗?”
我想不到小李还能够说出这么有素质的话来,于是就只好嘿嘿笑道:“好,那么我们就继续去感受历史吧。”
说着我们便继续向前,进入了正门,两边有很多柜台,都是出售纪念品的,有无数的游人相互拥挤着,在其中寻找着自己喜欢的纪念品,这其中还不乏老外的身影。我不知道老外是不是真的能够看得懂滕王阁,不过看到他们对中国文化如此感兴趣,心中也不由得生出了一种自豪感。
我们接着向上,二楼看上去人少了一些,在这里有大型的壁画,上面所绘都是历代名人,有的我认识,有的却是不认识,看着这些身穿各个不同时代服装的名人汇聚一堂,不由得让我感慨,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啊。
来到了第三层之后,我们看到了一副巨型壁画《临川梦》,据说这是取材于《牡丹亭》的故事,原来当年汤显祖竟然还曾经在滕王阁中排演他著名的《牡丹亭》。赞赏了一番之后,我和小李便沿着走廊出去,想要看一看外面的景致。我们一走到外面,便不由得赞叹了起来,好一个水天一色的美景啊,当年王勃就是在这里看着那若隐若现的江景,然后才写出了《滕王阁序》的千古名篇吗?
我不由得赞叹道:“‘时来风送腾王阁’,这里的风还真的是吹得人很舒服呢。”据说王勃当年是一个恃才傲物的才子,当他得知了滕王阁的重修工程已经完工之后,便打算去会会文友,但是他当时在马当,和滕王阁距离很远,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赶到目的地,可是为了试一试,他还是去了。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那天晚上刮起了顺风,竟然在一夜之间就将他送到了滕王阁,于是就有了“时来风送腾王阁”的说法。若非当时有那一阵好风,现在或许也不会有《滕王阁序》这样的千古名作啊。感受着迎面吹来的凉风,我不由得感慨了起来。
小李似乎是知道我的心中在想什么,对我说道:“我记得曾经看见过一句古话,叫做‘藤断葫芦剪,塔圮豫章残’,‘藤’和‘滕’谐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滕王阁和绳金塔倒塌的话,豫章城里的人才便会凋零。由此可见,当时的人对于这滕王阁真的是十分喜爱的啊。”
我微笑着说:“哎呀,这个我倒是第一次听说,听着有点像是《红楼梦》之中的字谜一般,听了这句话之后,更加让人感叹滕王阁的人杰地灵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