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发展 >> 正文 >> 正文

学生时代最难背的课文是啥网友头把交椅非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3/4/20
北京皮肤病防治医院 http://m.39.net/pf/a_10764697.html

最近辣辣在追一部剧——《清平乐》。这部剧的背景是北宋宋仁宗时期,剧中高度还原了当时的繁华景象。

在看多了清宫戏之后,这部剧让痴迷于历史剧的辣辣眼前一亮。当然除了欣赏剧中的精美的服化道,更让辣辣感兴趣的是剧中的那些历史人物。

例如我们以前只在课本中听到的欧阳修、韩琦、晏殊、范仲淹、苏舜钦等人,在一众实力派演员的演绎之下变得有血有肉,个性鲜明。

其中最让辣辣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高中时背《岳阳楼记》,老师虽然讲了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但始终没能深刻理解其中的意义。

当时只觉得这篇文章又长又拗口,同学们在背诵的时候总是怨气满满:这古人为啥一被贬就写文章?

辣辣其实很喜欢上语文课,但是却最怕背课文。遇到顺口的课文还行,遇到拗口难懂的课文简直简直就是噩梦。

尤其是老师动不动还要点名抽查背诵情况,如果站起来的同学背不出来,出了自己感觉无地自容外,老师的目光更是能把你“杀死”。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那些年让人“难以忘怀”的必备篇目吧!

01《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当年一篇《离骚》灭了我们班个半的威风,屈原的这首楚辞不仅拗口,文中还有很多生僻字,考试时不是背不出原句,就是写不对字。

而且最近几年,名篇默写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了难度。从原来简单的补充前后句改为了按照所给出的情景填写合适的句子。

这要求学生不仅要熟知文章内容,还要对文章有深刻的理解。

02《出师表》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这是一篇初中必背篇目,记得当时语文老师讲到这一课的时候,声情并茂抑扬顿挫,仿佛自己就是诸葛亮。

但是同学们的重点并不在这里,而是课后的“并背诵全文”。至今辣辣还记得屡次写错的“陟罚臧否”“作奸犯科”“论其刑赏”“裨补缺漏”等词语。

当时因为写错字,被老师罚抄写了好多遍。我本身是非常喜欢上语文课的,但是因为出师表,我差点丧失了对语文的兴趣。

03《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如果要给最难背的必备篇目排个名,《逍遥游》不是第一也是第二。记得当时有很多同学直接放弃这篇课文,只是挑其中一些重点的句子去背。

考试考出来的要是背过的句子,那就是万幸,要是没背过的句子,那就干脆不写了。可想而知《逍遥游》的威力有多大!

但是最让辣辣高兴的是,我们那年高考没有考出《逍遥游》中的相关语句。

04《岳阳楼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的名作。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此时他身体很不好。昔日好友滕子京从湖南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

但是范仲淹其实没有去过岳阳楼。庆历六年六月,他就在邓州的花洲书院里挥毫撰写了著名的《岳阳楼记》。

上面这几篇文章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岳阳楼记》,范仲淹虽身居江湖,但仍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这都是我们后人应该学习的家国情怀。

你认为学生生涯中最难背的课文是哪篇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发表你的看法和观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