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网友经常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诗品代不代表人品。对此我想用以下几点辨证。
(1)诗歌是人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跟经验,用有条理的文字堆砌起的产物。他可以是写自己,也可以写别人或物。据说写下流传千古的名篇《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在写《岳阳楼记》前就没到过岳阳楼。而是通过书本跟资料,凭个人感觉写下的作品。地方可以通过资料,就可以构画出美妙贴切的作品,人物当然更可以了。而岳飞那首热血澎湃的满江红,后世也有不少人认为不是岳飞本人的作品。而是后人根据岳飞的事迹、情怀冒充岳飞名号的作品。当然如果该作品不是岳飞的原创,知名度肯定没这么高。地区、人物、气节都可以通过知识、经验构画出来。当然作为作者,用文字虚构一篇自己人格的作品,肯定也不是难事。
(2)就算诗人的作品是真情的流露。而个人一时激情兴起的产物,并不能代表一个人完全的品质。因为人的动机,只是人一时潜意识的念象。而人品不光有潜意识念象,更应该有抗拒环境中的诱惑力,跟现实中的压力。如果一个人潜意识在怎么高尚,抵抗不了生活的压力跟诱惑,仍然等于零。
比如汪精卫,在刺杀满清头号人物,摄政王载沣失败后,在狱中曾写下“
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写的多么壮怀激烈,无惧生死、正气昂然的气节。然而此诗的作者,最后却成为中华民族最大的叛徒。历史把他钉在耻辱柱上,已无须辨解。虽然他夫人陈壁君跟他的追随者认为他是曲线救国。可他配合日本军事行动,大规模的残杀抗日英雄跟无辜民众,这是抵赖不了的事实。
而曾为悼念亡妻,写下《离思》的作者元稹,是感情专一的男人吗?当然不是。
曾经苍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在此诗中,对妻子表达的情感是那么厚重。因为和你经历过苍海桑田的患难,从此对别的美女懒得再看。这又是多么专情,多么忠贞不渝。可现实中元稹可没那么专情。元稹少年时代就有个相好叫崔莺莺,后来元稹进京考中,被三品大员韦夏卿看上,娶了韦夏卿之女韦丛(就是离思作品的女主),抛弃了青梅竹马的崔莺莺。而他对韦丛也没做到忠贞不渝。在跟韦丛婚姻存在期间,却于著名才女薛涛卿卿我我。然好景不长。后来妻子韦丛死后,元稹也没娶薛涛。而是俩人分手后,娶了小妾安仙宾。四年之后续娶裴氏。如此一个朝秦暮楚,用情不专的人,却写下了感情至深,忠贞不二的情诗。你还能说诗品就是人品吗?
所以说诗歌只是一时激情的感悟,而人品是要通过现实的考验。潜意识的美好,不能代表执着追求的信念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