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发展 >> 正文 >> 正文

什么是集大成杜甫自己就是一个交响乐团老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3/5/29

王国维是晚清至民国的著名学者,也是清华四大导师之一,在历史学和文学都有极深的造诣。王国维的一本《人间词话》成为诗词爱好者必读宝书,人人皆知“人生三境界”。但是他对前人的评价,未必人人都完全理解,比如他说纳兰容若“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又说周邦彦是“两宋之间,一人而已”,而且说周邦彦是“词中老杜,集大成者”。

关于两个“一人而已”,我在《王国维评纳兰北宋以来一人有道理吗?老街诗词闲话50-王国维评纳兰北宋以来一人而已不过分吗?》里讲过,今天只说说周邦彦的“集大成”和杜甫的“集大成”有什么不同。

一、何为集大成者?

集大成者最早是孟子评价孔子的话:“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也”。孟子赞叹孔子的学问如同奏乐,以钟发声,以磬收乐,集众音之大成。简单说就是孔子的学问和思想是一首交响乐,而不是某个乐器的独奏。想一想,你认识一个人,拿起带弦的能弹,换个带孔的能吹,放下丝管能唱,自己就是一个乐团,不但“能”而且“精通”,是不是超级大牛人?

二、王国维为什么说周邦彦是集大成者?

王国维说周邦彦是集大成者没有受到批评,是因为读懂的人都知道,王国维评价周邦彦的“集大成”和杜甫的“集大成”不是一回事。二者有什么区别呢?

周邦彦的作品在内容上比较狭窄,思想上更是远远比不上杜甫。但是在词的艺术形式上,他具有开拓的意义。周邦彦的词表现手法灵活多变,章法结构上腾挪转移,时空交错。读东坡词如同长江大河顺流而下,读周词如水巷行舟,曲折幽深。一般人不看注释否则未必能读懂,真正读完以后会觉得曲巷通幽而豁然开朗。

如这首少年游:

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

“而今”之前是回忆,“而今”之后是当前,“不似”又回到了过去。周邦彦的一首小词也如此回环往复,前后两个故事相互交错,两种境界相互对比,韵味无穷。大家再去读他的长篇《兰陵王·柳》不但穿插旧时记忆,还分别站在送者和行者两个角度去描述,最后“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萦回曲折,深浅莫测。

周精通音律,能自度词曲,长短各词体兼工,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词到周邦彦手里,如同诗到了杜甫手里,在形式上已经达到完备的水准,因此说周邦彦“集大成”并不为过。但是和杜甫比思想和内容,那就是天壤之别了。

三、杜甫为什么是真正的集大成者?

简单说杜甫的集大成是“思想、内容、形式”三方面的集大成。

其一思想上,深刻而崇高,杜甫诗风沉郁而顿挫,作品里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如杜甫的《秋兴八首》之一: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弛。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另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直接喊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其二内容上,杜诗具有前所未有的广阔性:“杜逢禄山之难,流雍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号为诗史”。杜甫的诗感怀、咏物、赠送、登临、题画、怀古、咏史等等无所不有。诗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达官贵人、落难妇人、贩夫走卒、诗人游子、将军歌者、农夫老妪等等尽入笔端;如杜甫的《三吏三别》写的底层人民的遭遇,《丽人行》写的是统治阶级的腐化生活,《望岳》、《登岳阳楼》写山川风物,《饮中八仙歌》写人物,《房兵曹胡马诗》写动物。

其三在形式上,杜甫“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杜甫在形式上的集大成,也在于他所处的时代,如果他生在谢灵运时期,四声还没有发现,他没有条件去集大成。杜甫生于盛唐时期,当时的早一点的诗人在格律诗方面多擅长五律,如骆宾王、李白、王维、孟浩然等人。而杜甫的古体、近体,五言、七言等诸体兼工,格律诗的发展是在杜甫手中达到了艺术高峰。

《唐诗三百首》入选诗作最多的就是杜甫,唐诗三百首》不是三百首为何杜甫的诗最多?除了五言乐府,其他目录下都有杜甫的诗作,特别是七律一枝独秀,被收录了23首。李白的作品虽然在唐诗三百首每一种目录下都有,但是李白的七律相对太弱,不如杜甫各体都达到了超一流水平,这是我们学诗要学杜甫的原因之一。

结语

就如上文所说,整体看杜甫的作品就是一部气魄宏大、内容广阔、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交响乐。杜甫自己就是一个交响乐团,空前而绝后。遑论是周邦彦,即使是天才横溢的李白、苏东坡也不可比肩。对旧体诗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我的这篇文章:学习旧体诗看1篇短文花3分钟避免10年弯路。

老街味道

-4-25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