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因鹳雀楼而生,鹳雀楼因诗而名。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鹳雀楼的古诗~
你有没有听过“江南三大名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它们都很有名,经常被写进唐诗。
鹳雀楼却不在江南,而是独自待在北方的山西。但要论名气,它可一点也不比“江南三大名楼”弱。
鹳雀楼早已不存,故址在蒲州西面,黄河中的一个小岛上,高三层,前瞻中条山,下瞰黄河水,为唐代登览胜地。
许多诗人都曾登临赋诗,因此留下不少古诗名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
有一年,李益登上鹳雀楼远眺,看见黄河波涛滚滚,远处群山苍茫,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同崔邠登鹳雀楼》。
同崔邠登鹳雀楼
唐·李益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鹳雀楼西边有百尺桅樯,汀洲上高耸入云的树木一片茫茫。
汉家乐奏犹如逝去的流水,魏国山河也已经半入夕阳。
往事过千年尚遗憾时间过得快,忧愁到来一天也觉得太长。
战乱中更激起思念家乡的情感,远望楼前景色已非春天不免自我感伤。
这首诗前半部分描述了鹳雀楼的景色并抒发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慨,后半部分诗人由山河壮丽的景观联想到了人生苦短的惆怅。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是一句名句。有时候时间过得很快,千年也不过一眨眼,有时间时间又过得很慢,当遇到忧愁时,一天也很长,度日如年。
学习了李益这首诗,再来看看畅当的杰作《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
唐·畅当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望远,天空中飞鸟仿佛低在楼下,觉得自己高瞻远瞩,眼界超出了人世尘俗。苍天好像张开了怀抱,拥抱着辽阔的原野,河流滔滔远去,消失在险峻的山峦之中。
这首诗描写宏伟的鹳雀楼和登楼所见的壮阔景象。
畅当这首诗在宋代曾获很高评价,与王之涣同题名作并举。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描绘出了祖国河山的壮美。“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
后两句写所想。面对高高的楼顶,豪情满怀,境界高远,吟出了富有哲理的千古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境界开阔,气势磅礴,蕴含着诗人“登高望远”的胸襟和抱负。
千古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也说明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深刻哲理,世代流传,脍炙人口。
鹳雀楼因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名满天下,气势磅礴,意境深远。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昂扬向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