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肖懿胡峥实习生熊静刘常岳阳报道
关于老街,岳阳有怎样的故事?
多年前洞庭湖畔的故事——汴河街的商铺林立、鱼巷子的渔贩密布、洞庭南路的车水马龙……
多年后洞庭湖畔的故事——汴河街重建的成就、鱼巷子改建的“遗憾”、洞庭南路修复的欣慰……
一条老街讲不完的故事也将由一片老街区来阐述。
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位于岳阳府城南门外,肇始于宋,至明清时期最为繁荣昌盛,至今仍保留着原有街巷肌理,同时还保持了明代临湖建城,因地势而设街巷的特点,是岳阳古城保存历史风貌,历史遗存和历史信息最丰富、最集中、最重要的街区。
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是岳阳城市发展以及湖南近现代化历程的见证。老街区将按照“市井生活老照片、江湖名城新客厅”的规划定位与北边的岳阳古城一南一北两翼发力,带动打造岳阳市千亿文旅产业。
老街融合新城,让文化活了起来
“以前的老街从十字路口过来到现在的岳阳楼门口都是一条街,就这么一条街,热闹得很。银铺、拉丝厂、商店、榨油铺、织网铺……多得很,全都是。”关于汴河街的过去,岳阳楼保安钟师傅是这样回忆的。
钟师傅今年65岁,原际华厂退休管道工,地道的本地人。“这条街靠湖,以前这个位置有个坡,下去就是洞庭湖,全是本地人的小平房,晒渔网什么的多得很。以前洞庭湖好多鱼,还有江豚,下水去鱼都能打到腿。”用他的话说,家在这里,洞庭湖边。“这街上,银铺、拉丝厂、商店、榨油铺、织网的……相当于现在的步行街,就是这么热闹。”
汴河街,一条以岳阳楼文化、洞庭文化、巴陵文化为基础精心打造的米特色仿古商业,位于岳阳楼主楼前。充满明清古韵的仿古式建筑,从街头到街尾都是用麻石板铺成,这条麻石板路也极大程度地还原了百年前的景象。错落的青石板,悠扬的古琴声,古式的亭台楼阁,两座飞檐翘角的城门楼,茶楼、酒楼、小吃、特产、文墨店、岳州窑瓷……汴河街已成为国内仿古建筑最逼真,设计功能最全,文化底蕴最厚,沿湖风景最美,面积最大的一条传统风貌商业街。
汴河街已成为国内仿古建筑最逼真,设计功能最全,文化底蕴最厚,沿湖风景最美,面积最大的一条传统风貌商业街。
汴河街是老街新修的成功案例,巴陵广场过来,穿过汴河街,参观岳阳楼,眺望长江水。从外地前来旅游的游客也表示,岳阳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赏岳阳楼除了打卡名楼,还要感受一下这里的人文精神。
修缮的岳阳楼景区,重建的汴河街,非遗传承的小店……城市是发展的,以前破旧的小街无法承载岳阳楼的历史文化,也无法向外传递岳阳“忧乐”精神文化。
老街修旧如旧,为城市年轮添彩
南岳坡、南正街、鱼巷子,老岳阳人心中的岳阳历史。
《光绪巴陵县志》载:“鱼巷,自上正街西步,至南岳坡巷又35步滨江,北有洗马池巷自土门街至此三百步,南岳坡巷亦名鱼巷,自北至南一百四十步通街河口。”巷子其实是鱼巷和南岳坡巷的统称。
“鱼巷子有我童年的记忆。五岁多时,父亲带着我乘坐小木划子从城陵矶前往岳阳,同船还有其他几位乘客,逆水行舟,全靠人力漟桨。一早开船,十五里水路,硬是到太阳当顶才到街河口码头,这是我平生第一次踏上这座古老水城的土地。从此,这条飘荡着阵阵鱼腥,又夹杂着令人口馋的牛杂汤锅气味的街道深深地扎入了我的生命中。鱼巷子,她见证了多少悲欢离合、云起云涌......并将继续。”这是一名网友关于鱼巷子的记忆。
鱼巷子与街河口交汇处市场。
以鱼市得名的鱼巷子一带,房屋老旧破败,卫生环境较差,年代久远,巷子狭窄,自岳阳老火车站搬迁后就逐渐没落下来。狭窄的巷子里各个鱼铺都紧挨着,盆接盆,框挨框,现场杀鱼的铺口更是鱼鳞、内脏遍地,整条街大多数时候都是湿漉漉的,狭小的空间里还充斥着鱼腥味。为了遮阳避雨,小巷子两边搭起的遮阳棚,七七八八,五颜六色,毫无章法。
与现代城市文明不相贴合的老旧鱼巷子如今被拆除改建了。从汴河街往南,能看到巴陵广场后羿斩巴蛇雕像,再往南,矗立着一排排明清风格的阁楼,青瓦白墙,飞檐雕梁,错落有致,与另一边的岳阳楼风景区风格契合。这便是新鱼巷子,一个以鱼为主题的历史文化街区。
改造后的鱼巷子。
“现在更好了,以前那边都脏的很,破旧的很,现在修得多漂亮啊。”现居老港务局四合院的夏阿姨在这里居住了30多年,几年内,她拍了几百张周边的照片,见证着鱼巷子的变化。鱼巷子从繁华到平静,再到现在的重建,在她们心里是有愿景的,“越来越好”足矣。
“要保留,这是我们老一辈人的回忆,拆除后再修建的再新也不是以前的了,没有以前的味道了。”在巴陵广场散步的不少老伯都会去鱼巷子看看,由原岳阳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杨一九拍摄的珍贵绝版老照片,记录了几十年来岳阳老街区的变化。
鱼巷子改造效果图。
鱼巷子一二期以旅游综合性商业街区为主,已有地方特色餐饮品牌,后续引进特色传统手工业制品;三期主打文化牌,将通过修缮重要历史文化景点,复建代表市井文化特色的商铺进行改造。或将新建一个岳阳历史街区展览馆,向游客介绍岳阳历史街区的前世今生;还将建设一个鱼巷子故事馆,以鱼为核心,展示鱼的品评体验、渔产业的升级与优化、以及专门讲述鲜为人知的洞庭湖渔故事,这里将是未来岳阳城市新客厅。
老街守得住旧,文化底蕴才越新
从鱼巷子往里走,这边就是完全不同的环境,还待清理的废墟,交织在半空的电线,老旧的楼房,停放路边的摩托,零星的几家摊贩,满杆的腊肠,这是油榨岭,这边就是生活住宅区了,尽头是一条横向的街——洞庭南路,岳阳市最具历史感和人文气息的老街区。
洞庭南路街口路牌。
街区沿洞庭南路呈“L”型展开,西临洞庭湖景区,东至洞庭南路东,北至鱼巷子,南至鄢家冲路,总面积15.64公顷。洞庭南路顺地势最高处南下穿插各个支巷形成鱼骨状布局,高处是公共用地,其次是粮油盐布商行,地势最低的为渔行。街区现在保存着宋代、民国、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各时期的建筑。砖石结构楼阁式宝塔、传统木构民居,洋风建筑,厂房宿舍……这片街区不仅仅是老旧的市井街区,更是岳阳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建筑风格的“活”的博物馆,是承载着岳阳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宝藏,对研究岳阳建筑工艺也有着重要意义。
东侧的老式小区住宅保留着几十年前的小区特色,勉强能过一车一人的巷子,小巷交错,倘若在街区漫无目的的穿梭,也能回到开始的起点。有一楼道狭窄,不足60公分,左右有4户人家两两相对,楼梯尽头用红砖封了,两侧水泥墙皮完全风化,天色从上打下来,明暗交界,颇有几份“宽窄巷子”意味。
洞庭南路街边小商店。
小区里,有几位老人在楼下攀谈,“我们这很好,什么叫过日子,这就是过日子。不去羡慕那些高楼大厦,就在这个地方,父辈就住在这里了,和这几个老朋友过一天是一天。”“现在那边在改造,我们这边的老房子很多都保存下来了,政府也对路边几个民国建的房子做保护。”老巷子的风,永远不急不缓,岁月和风雨磨损了当年的风光,老房子藏着历史的秘密,有人将它遗忘,有人守着它的一方天地。
许多本地人都不一定知道这里的古寺巷深处隐藏着一抹橙黄的古刹肃穆,这就是以“潇湘六刹”之一闻名遐迩的乾明寺,始建于晋,有三朝皇帝(唐高宗、宋太宗、元惠宗)为之亲书匾额。据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微服亲临乾明古寺与当时方丈彻夜弹禅,“至鸡鸣而兴致依然矣”。
即便不是什么特殊的日子,也能看到一些市民在此烧香。“民国往后,这里就没有人了,荒了,后来搞发展嘛,搞民宅商铺,修厂子。这个地方可能都要拆掉,就留了现在这么大的地了。以前的乾明寺也是挺大的,现在位置也比较偏,不是很多人知道了。住在附近的人来得比较多,也有旅游过来参拜的。”一位居民解释道。
洞庭南路路边看到的慈氏塔。
在低矮破旧的房屋衬托下,一座高塔脱颖而出。位于洞庭南路西侧唐代古塔——慈氏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年代最早保护最好的古塔之一。“岳阳的古建筑,慈氏塔。”这是岳阳人的默契。于年底完成整修的慈氏塔,保留有唐代砖石实心塔的所有风格。
多人的志愿服务队,每周3次的巡逻,每周1次的宣讲,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技术测量……湖南理工学院古建筑保护团队也致力于岳阳古建筑的保护。负责人王功勋表示,守匠心、凝古魂、以专业之技,复古建之辉,继民族之魂。保护古建筑,我们永远在路上。
洞庭南路民国砖木建筑遗迹。
沿路还有许多“危房”,裸露的红砖墙垣、漏光的木梁瓦顶、褪漆的木质围栏,多为民国时期的二楼砖木结构建筑,年岳阳市名城办组织保护工作,每一处建筑都挂牌“岳阳历史建筑”,编码、年代、类别、结构,简介都清楚标注,便于参观。
城市在“二次更新”中蜕变,老城区的修复是对城市历史的延存,新建亦是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传递,那些年轻一辈充斥着突破的心,那些刻在脑子里的图文字句,那些怀抱敬畏之心,企图用双眼透视历史的后生。
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文旅项目遵循“保护优先,有机更新;文化为魂,四态融合”的总体发展策略,为“留住历史记忆,繁华人间烟火”的发展愿景做足准备,实现文旅经济新增长。
“千年古楼焕新颜、历史名城显底蕴”。延续岳阳古城风貌,升级岳阳楼核心龙头景区,以地域特色、人文底蕴、生态禀赋,利用好历史遗存,打造具有湖湘特色、名楼情怀“城市名片”理念。
这里,将成为未来岳阳文旅的一张新名片,在这里,向世人诉说岳阳的名城魅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