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故事多历历来眼前
——岳阳市档案馆馆藏实录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见习记者何梦君
近日,岳阳市市直单位70余人来到岳阳市档案馆,参观该馆大型展览《岳阳记忆》,一睹各种馆藏珍品的风采。
《岳阳记忆》展陈面积多平方米,展出图片张、档案实物41件,是岳阳市档案馆自年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展示内容最丰富的一次展览。驻足橱窗前,看着一件件档案,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一个个岳阳故事从这些物件中流淌出来,揭开了尘封的历史记忆。
传承的风土人情
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是一个地区最珍贵的记忆。岳阳市档案馆馆藏地方史志种、册,岳阳最珍贵的记忆就在其中。
走进展览大厅,可看到地方志、专志和其他资料等丰富的地方史志档案,如宋代地方志《岳阳风土记》、清代专志《巴陵人物志》等。
展厅中,有地方志中的翘楚——宋代范致明的《岳阳风土记》。该书记载了宋及宋以前岳阳的历史地理、山川物产、人情风俗,对洞庭湖、岳阳楼、君山、南湖、屈原庙等据实考记,对巴陵、华容、临湘、平江的自然灾异、农副特产、耕渔技艺予以记述。
“咦,这里居然有4种《巴陵县志》!”观展中,一名观众的惊呼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原来该馆有康熙、嘉庆、同治、光绪4个时期的巴陵县志。“这些县志记述了巴陵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形成了完备的清代岳阳地方史。”讲解员说。
岳阳山水、建制、风俗、人物等悉数在史志档案中得到体现,文献中可见的风土人情,道出了岳阳故事的奥秘:岳阳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印刻的宗亲血脉
“来过档案馆的往往对族谱档案印象深刻。”岳阳市档案馆工作人员说,该馆馆藏族谱档案共62个姓氏、卷。
平江杜氏族谱、汨罗毛塘任氏支谱、孔氏圣裔宗谱无疑是该馆最亮眼的族谱。据说杜甫客死湘江后葬于平江县小田村,其后裔护墓、生活于此。细细翻阅,谱中附有杜甫墓图、祠墓山水形势图,记叙了墓、祠飱堂的结构。家族名宦志记载了杜氏历代显要,如周末蜀国国王杜宇、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唐朝大臣杜如晦、诗人杜审言等。
汨罗毛塘任氏支谱唤醒了人们的红色记忆,档案记载了无产阶级革命家任弼时的家世:任弼时,原名任培国,生于光绪三十年三月十五日申时……“讲好红色故事,赓续先辈优良传统,是档案馆的重要工作。”岳阳市档案馆党组书记、馆长余友安说。
在库房的最里面,有岳阳县黄沙街孔氏所修的孔氏圣裔宗谱。该谱记载了历朝帝王祭祀孔子、加封孔子谥号的情况,帝王祭孔子、游曲阜作的诗文,以及历代孔裔受封、授职世袭等情况。
无论是平民的族谱,还是显要的族谱,该馆都收藏不少。几乎每一个岳阳人都可以从中找到他的血脉宗亲。
悠久的诗文戏曲
戏曲诗文档案往往最能展示一个地方风土人情的特色。岳阳市档案馆藏有地方诗文集37种、册,其中有丰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巴陵戏资料。
档案架上,有不少名人诗文集,包括《左宗棠全集》《夏忠靖公集》《国朝先正事略》等,不一而足,文集中的诗词歌赋蔚为大观。有一本封面泛黄破旧的文集很吸引人,这是清代柈湖文派创始人吴敏树的《柈湖文集》,该文集对岳阳的历史文化作了详细叙述,是诗文档案中的珍品。
“自东周始,岳阳的文化艺术活动就非常繁荣了,巴陵戏有余年的历史。”余友安说巴陵戏是岳阳地方传统戏曲,是记录岳阳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该馆藏巴陵戏曲档案有纸质文本96卷、照片84张、磁带及录像带盒。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