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资源 >> 正文 >> 正文

余映潮壶口瀑布八下17课教学实录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2/8/24
点状白癜风会自逾吗 http://pf.39.net/bdfyy/zjdy/150516/4624551.html

师:梁衡先生是这样抒发他对壶口瀑布的情感的,读——

生:(读ppt)我曾徘徊于黄河上游的刘家峡水库,惊异于她如泊[p]如镜的沉静;曾生活于河套平原,陶醉于她如虹如带的飘逸;也曾上溯龙门,感奋于她如狮如虎的豪壮。但当我沿河上下求索而见壶口时,便如痴如狂。——梁衡

师:美妙的对比手法。记不记得你小时候学《桂林山水》,表现桂林山水的美也是用的这种手法。好,了解一下学习目标。

师:(ppt出示学习目标)理解一篇

细读一段

背诵一节

一、读背景

生:(读ppt)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

生:(读ppt)壶口瀑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西临陕西宜川县壶口乡。中国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

师:课文描绘的就是这一“胜景”。

二、积累字词句

师:读有关字词,在读音上有麻烦的字,读——

生:(读ppt)凹下推搡驰骋漩涡寒噤雾霭出轧汩汩潺潺如丝如缕怒不可遏挟而不服

师:大量运用短语是这篇课文的语言特色。大家再看——写瀑布声形的短语

生:(读ppt)涛声如雷雾气弥漫浪沫横溢水浸沟岸雾罩乱石拍拍黄浪堆堆白雪一川黄浪汩汩如泉潺潺成溪哀哀打旋如丝如缕

师:读得好流畅!还有吗?写其态势的——读

生:(读ppt)千军万马扑面而来震耳欲聋深不可测轰然而下夺路而走乘隙而进折返迂回钻石觅缝

师:写其精神的——

生:(读ppt)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师:刚才我们学习到的是,用分类的方法学习知识。这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三、探究精致结构(理解一篇)

师:开始我们对《壶口瀑布》这篇美文的欣赏,欣赏全文的“构思之美”。大家的任务是,速读全文,根据第一段观察全文的美妙精致结构。“壶口在晋陕两省的边境上,我曾两次到过那里。”

生探究

师:好,我们来交流看法。全文共有六段,从第一段我们就能感受到它的谋篇布局。

生:作者说两次到过瀑布,第二段是第一次,后面是第二次。

师:这位同学阐述得很清楚,请大家把“第一次”和“第二次”圈出来,这就叫做关键字。还要把“雨季”“枯水季节”圈下来,这又是关键字。好,继续发现。

生:除了第一次和第二次,最后一段还说了黄河的精神。

师:你的发现很有价值,像这种写景咏物的短文,最后一段,往往用于升华的,用于抒情议论的,所以作为整篇文章的收束它有重要的作用。

生:雨季是略写,枯水季节详写,详略得当。

师:很明显写雨季是为了引出枯水季节的描写。这叫“铺垫”,用略写把详写的内容展开,这叫美妙的构思。

师:请大家做好旁批,在第一段批注:简洁入题,总领全文。

这让我们想到了《紫藤萝瀑布》: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立刻引出紫藤萝的描写,简洁入题,总领全文。再如《荷叶母亲》。

师:接着来,读懂第2段与3、4、5段的关系。在第二段和第三段之间批注:巧作铺垫、详略有致。这就叫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师:读懂第五段,课文写水,为什么写石呢?这是课后思考探究问题。通过石头的巨大变化来表现壶口瀑布的威力。这是写作的艺术,笔锋一转,用另外一样事物表现本身要写事物的美妙。这叫——视点变化,侧面映衬。

师:读懂最后一段的用意:议论抒情、篇末点题。

师:我们还要读懂全文的题材:游记散文,写景抒情。

师:我们就这么略略地走一遍,就收获如此丰厚的知识。我们刚才进行的训练就是,抓住一个句子,将一篇文章的脉络梳理清楚。

四、细读一段

师:下面我们来细读一段,我们把眼光投向第四段,欣赏这一段的表达作用

(齐读第四段,熟悉段落)

师:第三段是为第四段做铺垫的,第三段写的是壶口瀑布的基本概况,第四段写的就是龙槽。是壶口瀑布的主体内容。我们还要再熟悉一下,才能很好的品析。

(二读第四段)

师:欣赏这一段的表达之美。我先把难的问题解决一下,然后大家思考。请大家把这些关键词圈出来:“当然”。第四段,“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当然”提示上文写的都是直接跌入龙槽的水,引出有些水无法涌入龙槽,要从两边涌去。还有一个关键词“尽管”,“尽管这样”,又引出一层,还有一些水,不能尽收其中,于是夺路而走啊,哪里有缝隙就往哪里走。这里的层次太美妙了!这也是表达之美!再看一处关键词“我突然陷入沉思”,这是由景抒情。所以这个段落有两个层次,第一层写景,第二层抒情。第一层又有三个层次,写三种水,从不同角度涌入龙槽。第一层写宏大的水流,第二层写从两边涌到龙槽的水流,第三写零星的水流怎样从各个方面各个路径涌入龙槽。这层次美,太让人惊叹了。先叙后议,前面写景后面抒情。下面请同学思考,从手法上、情感上等等,各个方面来分析这一段的表达之美。

(生分析、批注)

生:“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一句形象地写出了洪流的气势磅礴之美。

师:谢谢,你这个地方找得很好。我们还要注意前面的一个字,“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特意否定一下。再次强调,这就是表达艺术之美。

生:“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这里生动地写作了瀑布的(犹豫)活跃。

师:(纠正)汹涌磅礴。这个地方的表达艺术,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这是反复描写,这还是概略的描写,后面又写“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这叫细细地描写。这是常规的表达规律,先概说然后细细地描写。这是表达之美:先概说,再细写。

生:“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用排比、短语的写法,给人瀑布活跃的画面,使人身临其境。

师:动态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让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是语言的赏析品味。

生:用了大量的感官感觉。

师:我还给你补充一下,还从宏微角度描写,先写宏大的,再写微小的。还有大量运用修辞手法,大量运用四字短语。

生:“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交响乐和写意画都给人很美的感觉。

师:如此声势浩大的瀑布还有艺术的美啊。这是音乐的美感、画面的美感。同学们的发现真是好,我们略略小结一下。请记录——

(生记录:描写美层次美联想美用词美句式美修辞美情感美意境美……)

师:如果我们要细细地品味,句式的对称之美,描写的角度之美,声、色、意、态之美……

五、背诵一节

师:我们最后来背诵一节并欣赏它的作用:尾段的意蕴美。先背起来吧。

(生背最后一段)

(几分钟后生齐背)

师:即景抒情,升华意味,作为最后一段,它有点题的美妙作用。这一段,它表达什么?真的是写一个人吗?一定有它的深意。请同学说一下。

生:它其实在写,象征中华民族的精神。

师:好,这叫“虚化”“升华”,写景咏物散文,最后一段往往生发出哲理,往往富有深意,这是表达规律。

生:这写出了黄河博大、顽强两个最重要特征。写出了一个人,也是一个民族在民族危难的时候应该表现出的精神。

师:“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还有什么?“挟而不服,压而不弯”这些伟大的精神,就让我们想到中华民族的精神。我们从《黄河颂》里就体会到了。同学们,我们来看一看,读起来——

生(读ppt)赋予黄河一种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精神。由黄河的性格联想到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坚韧刚强的民族精神。

师:我顺便和大家讲一讲梁衡的散文观,第一层次是叙述之美,即写景、状物,描述要准确、干净。第二个层次是意境之美,即要写出感觉、感情。第三个层次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这就是梁衡的三美观。这三美我们就能发现散文的规律。比如《白杨礼赞》《岳阳楼记》《紫藤萝瀑布》特别是写景咏物的散文,可以用这三美去欣赏分析。

师:我们最后再齐背最后一段来收束。

(生齐背最后一段)

师:再增加一点知识,最后一段:议论抒情,篇末点题,咏物抒情,托物寓意。

师:这节课,我们从一篇、一段、一节来欣赏梁衡的文章之美。我们开头是用梁衡的语录导入的,现在我们也用梁衡的语录收束。读——

生:(大声齐读ppt)呜呼,蕴伟力而静持,遇强则阴而必摧,绕山岳而顺柔,坦荡荡而存天地。美哉,壮哉,我的黄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