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快哉亭记》不是一篇普通文章,大有乾坤,需要了解其背景,这样才能很好解读文章。
正因为“乌台诗案”才让苏轼和苏辙的这对兄弟亲情彪炳千秋。围绕快哉亭的珠联璧合,他们内心也丰富了更多……
好友张怀民的到来,倍感欣慰!
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苏辙上书营救苏轼,因而获罪被贬为监筠州(今江西高安)盐酒税。一转眼四年过去了,这时迎来了一个刚谪居过来的张怀民。初到黄州,张怀民借住在承天寺。对于好友的到来,给苏轼带来无比的心理安慰。
这年十月十二,也跟往常一样在东坡上干完农活,看看陶渊明,读读杜甫诗集,准备睡觉。月光照入他的房间,被这美好的月色所迷,顿起雅兴,但想到没有同乐之人,遂动身去不远的承天寺找张怀民。居然他也没睡,然后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下,两个人散步于中庭......这就是《记承天寺夜游》,知心朋友的形象跃然纸上。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张怀民建亭子,苏轼为何为其取名“快哉亭”?
随后张怀民准备在江边选了一块地方,营造新居。准备跟苏轼这朋友安心经营东坡(苏轼因朋友赠送一块地,取名东坡,遂由此也自号“东坡”)了。而在新屋动工之前,先在旁边建了一座可供游赏的亭子。其实苏轼在之前多次写过临皋亭,那里的自然美景也是绝佳的,但是这次张怀民的到来令他心情更愉悦,丰富了精神世界,升华了精神享受。因此,苏轼以战国时代宋玉《风赋》中“快哉,此风”一句命名为“快哉亭”,并作《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握俭》: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这首词从黄昏日落、余晖映照到江南烟雨蒙蒙、想起老师欧阳修的名句“山色有无中”的意境,也是对老师的无比怀念。接下里是眼前的浩瀚江面,波平浪静,忽然风起浪涌,波涛翻滚,想到楚国宋玉《风赋》的议论:正像庄子所说,风是“天籁”,即自然的神妙之音,宋玉却不理解,为了奉承,硬把风分成“大王之雄风”和“庶民之雌风”,实在可笑可叹。
正因为宋玉胸中没有一股浩然之气,而苏轼希望自己不管人生起伏,希望保持心中的平静或者重新享受无比爽快的千里清风,因此亭子取名“快哉亭”。
弟弟苏辙为“快哉亭”写纪念文章
如此惬意美好的事情怎么能不分享给自己的弟弟苏辙呢?也希望他写一篇文章来纪念一下,这似乎也在追随心中的敬重之人:范仲淹。因为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有句:“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这是朋友藤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纪念性文章。
如此以来,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就横空出世,历来被人推崇备至。公认为一篇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紧密结合并融为一体的好文章。文章清新开阔,气势奔逸,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熔于一炉,借用典故并加以发挥,把快意之情写得淋漓尽致。
摘取文中的景色描写以飨读者。
开篇气势磅礴,涤荡内心的那些忧伤。“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亭子的视野开阔,适合借物咏怀: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
江景的瞬息变化,映衬人生起伏不定: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白天与夜晚,同样的景致不同的感受: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
细观日常景致,在平凡中体现美和生机: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黄州快哉亭记》反映了精神世界和志同道合的友谊
《黄州快哉亭记》通过记叙取名为“快哉亭”的原因,很好地响应哥哥苏轼的《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握俭》,然后再借题发挥,劝慰在谪居生活的张怀民和苏轼,“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当时苏辙也在贬中,写作此文,估计也有自慰之意吧?
围绕快哉亭的机缘巧合,很好地体现了亲情、友情的珍贵。同时不但阐述了快哉亭的来龙去脉,更加立体地体现了宋朝士大夫的精神追求。也不落俗套,不悲情消极,而是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能“自放山水之间”而独得其快。充满了超乎自然,超乎处境而直达心灵深处的那种真、善、美!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立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