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古代文臣的典范,为人正真,一心为民,建立了赫赫战功,立下了不朽的功业,他就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公元年生于徐州,但是很不幸,由于早年丧父,母亲带着他改嫁长山朱氏,遂改名朱说,尽管继父与他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还是为他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而他本人也很争气,小小年纪奋发图强,最终通过科举考试,实现了人生理想,成为了那个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文臣之一。
少年时代的经历让范仲淹过早地接触到了社会的底层,这也为他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范仲淹从兄弟们的口中得知自己姓范,于是离开继父和母亲,正式改名“范仲淹”,从这个时期开始,范仲淹更加刻苦,后来参加科举考试,正式进入了北宋政坛。
北宋时期以文治国,范仲淹这种文臣在那个时代很受重用,为此从底层做起,后来进入北宋高层;此时的范仲淹可谓是意气风发,尽管和大多数的文人一样,还多次被贬到外地,但是由于其过人的才华,还有高尚的品格,受到了很多人的敬重,其中就有晏殊,彼此之间惺惺相惜。
范仲淹在晏殊的提携之下,化险为夷还被派往西北驻守边疆,多次带领将士击退了西夏,从而立下了赫赫战功。范仲淹在文学上的成就同样让人称赞,写下了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激励了无数的读者,也让世人见识到了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当时的西夏多次侵犯大宋,范仲淹作为文臣,却被派往西北,正是那里范仲淹提拔了一大批军事将领,比较知名的有狄青,而这一时期也是范仲淹的创作高峰,写下了《苏幕遮·怀旧》这种感人肺腑的名篇佳作,全词意境高远,从开篇到结尾句句感人至深,成为了作者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创作的时间大约是公元(庆历三年),正是驻守西北时期,当时词人面对荒凉的西北沙漠,可谓是感慨万千,为此上片先是由景入情,然后层层推进,从而营造出了一种凄美之感。蓝天碧云,黄叶落了一地,秋色与秋波边接在一起,波上弥漫着寒冷,让人真是肝肠寸断。远处沐浴着夕阳的山峰,恰好与秋天相连接,只有地上的芳草不解秋情,一直延伸到了天际边。
下片直抒胸臆描写个人对于故乡的思念,由于时常在外,让范仲淹更加的伤感,于是想到了千里之外的故乡。一个人默默地思念着故乡,可是独自在外,根本无法回去,这怎能不让人感到悲伤。每天夜里都在做梦,只有美梦才能够入睡。当明月照射高楼,一个人不能独自倚靠,只好不停地喝酒,一杯接一杯,酒入愁肠,最终化为了相思的泪。
范仲淹是历史上第一个文正公,正是为了突出他的功绩,这也正是作者最了不起的一个地方。而这首《苏幕遮·怀旧》则是感人肺腑,虽然通篇只有寥寥数语,但是每一句都直击人心;毕竟一个人在外,自然而然会想到故乡,在这样的情景之下,范仲淹悲痛万分,只能用文字来诉说人生的无奈,还有对于故乡的思念。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