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岳阳楼,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便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历代文人墨客也都留有对洞庭湖和岳阳楼的吟咏。如孟浩然写有《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李白写有《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范仲淹写有《岳阳楼记》。总之,洞庭湖的烟波浩渺,岳阳楼的巍峨壮观,是我国古代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美的代表。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登岳阳楼》,便是一首关乎洞庭湖和岳阳楼的经典诗作。它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之手,是杜甫晚年离开夔州(今重庆奉节),去往岳阳(今属湖南)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由于杜甫晚年漂泊无定,国家又处于多灾多难时期,所以《登岳阳楼》更多的是即景抒情,也就是抒发自己空有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的凄伤。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即便《登岳阳楼》中的写景句,仅有“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短短十字,却把洞庭湖和岳阳楼写得气势雄浑,令人叫绝。正如《唐宋诗醇》评:“元气浑沦,不可凑泊,千古绝唱”。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杜甫的这首《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首先,诗的开篇两句“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即从前只是听说过洞庭湖,今天终于登上了岳阳楼可以一观。可见对于当时的杜甫来说,他对洞庭湖是向往已久。所以别看这两句中无一情绪词,实际上它自然地流露出了杜甫初登岳阳楼的喜悦之前。而登高可以望远,登上岳阳楼,也就说明可以一观洞庭湖的烟波浩渺。
于是杜甫便在紧接着的两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中,对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展开了生动形象的描写。即杜甫站在岳阳楼上,先是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只见洞庭湖水浩瀚无边,似乎把吴地和楚地分别挤向了东边和南边。然后向四面眺望,无边无际的洞庭湖水,好像把天地万物都包罗其中,天地万物也就日日夜夜都在洞庭湖水上浮动。
可见在杜甫的描绘下,彷佛大地四处都是水乡泽国,洞庭湖水更是堪比深邃无边的海洋。即便我们未曾亲临岳阳楼一观洞庭水,但是通过杜甫这两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我想已经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脑海中也都浮现出广阔无垠的视觉画面。其实诗到这里,情调还是开阔明亮的。可杜甫毕竟不再少年,此次登上岳阳楼终有万千感伤。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没有得到亲朋故友的一字音信,如今年老体弱,身边也只有一条小船供我漂泊度日,一想到关山以北的战争还没有停止,我在岳阳楼上凭栏遥望,泪水横流。据记载,杜甫写《登岳阳楼》时已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也仅有两年,且身患肺病,风痹,左臂偏枯,右耳已聋。
所以通过《登岳阳楼》这首诗,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洞庭湖水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一面,也能深刻体会到杜甫到了晚年,也依然忧国忧民的一面。总的来说,杜甫短短十字,便把岳阳楼、洞庭湖写得气势雄浑,尽管抒情低沉抑郁,却极具艺术感染力,扣人心弦。
相关阅读
唐朝四首终极送别诗,堪称绝唱,读罢才知唐诗为何是巅峰
李煜经典的5首诗词,美到极致,悲到极致,一生一定要读一遍
四首夸女子的古诗,李白肉麻,杜牧浪漫,苏轼甜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