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岳阳楼 >> 岳阳楼优势 >> 正文 >> 正文

李白与友人登岳阳楼,凭吊古人,忆娥皇女英

来源:岳阳楼 时间:2022/10/11
北京皮肤病治疗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80416/6171978.html

夏去秋来,荷残菊盛,转眼间又是一个秋天来到了。他们雇船顺流东下,到达了巴陵岳阳。

《登岳阳楼》诗意图

游岳阳楼,君山湘妃竹

岳阳位于洞庭湖畔。在洞庭湖畔,耸立着闻名天下的岳阳楼。楼在城西,楼基为岳阳西门。岳阳楼即岳阳西城楼,最早它是三国时期吴国水军都督周瑜与鲁肃的阅兵之处。它和江夏的黄鹤楼,豫章的膝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他们三人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缓步来到楼下。仰视全楼,看到此楼共三层,外貌似头盔形,飞檐翘角仿佛要展翅飞翔。金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照射下反射出波光,给人一种富丽堂皇的感觉。

李白率先登楼,他每上一层都要仔细观赏楼中的匾牌、碑石,都有如同踏上历史的台阶的感觉登上最高层凭栏远眺,真是心旷神怡,美不胜收。看近处,雨后的洞庭水浩浩荡荡,波浪汹涌,湖面上水鸟飞翔,百舸争流。

眺望远方,湖心君山小岛时照时现,若沉若浮,一会儿是一片青翠,又一会儿是一片蒙胧,李白此时神思飞扬,诗情画意在胸中涌动起来。

吴指南抬手指着远处问:“贤弟,湖心中的小岛为什么叫君山?”

李白回答说:“这还要从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谈起。舜帝南巡久久不回,娥皇、女英姐妹俩便随其后追寻至此。听到舜帝已在九嶷山驾崩,便日夜不停地啼哭,眼泪把身边的竹子都打湿了,印上了斑斑泪痕传说今天湘妃竹上的斑点就由此而来。”

丹朱听得着了迷,插嘴道:“难怪我们老家的斑竹就叫湘妃竹呀!”

“对。”李白点点头说,“娥皇、女英二妃过度悲伤,眼泪流干殉情而亡,后来葬于湖心岛上,成了湘水之神。屈原诗中吟咏的湘君湘夫人就是指她们。她们的墓地就被后人称为君山。”

岳阳君山岛

丹朱说:“公子,我们也去看看吧?”

李白说:“当然要去呀!别忙,你急什么嘛!慢慢来。”

丹朱伸出舌头笑了笑,心想主人真好。他读万卷书,也同时教自己增长了许多知识。他行万里路,自己也是秃子跟着月亮走——沾了不少的光,识得多,见得广。尽管李白名为主人,但实际上却把自己当成了小兄弟一样看待,从来没有打骂和虐待过自己,想到此处,丹朱对主人的敬爱与感激又增添了许多。

岳阳楼

凭吊古人

三个人在楼内楼外转了半天,下午又去城郊凭吊了鲁肃墓和周瑜夫人小乔墓。到此,又把李白的思绪和三国纷争以及平生追慕的诸葛亮联系起来了。

心想:鲁肃是一位忠厚之人,因同诸葛亮联吴抗曹的政见相合而成了好友,而周瑜虽是一世英才,并做了孙刘联军的统帅,成就了火烧赤壁的大功,但气量狭小,忌贤妒能,总是感叹“既生瑜,何生亮”,同室操戈,把盟友诸葛亮当成了仇敌,最终落得个“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把自己给活活地气死,英年早逝,真让人痛心,使得到灵堂吊孝的诸葛亮痛哭一场。

第二天,天气依然晴和,一行三人泛舟到洞庭。湖水十分平静,没有激流险滩,没有惊涛骇浪。船儿平稳地徐徐前行,柔波轻抚着船头,发出了轻微的声响,回头遥望岳阳楼,是一种由下而上的仰望,忽然感觉名楼的气势和昨天登楼近望时截然不同,而别具韵味。

《洞庭湖光》

近处,有几只渔船忙碌着,每网下去,总有活蹦乱跳的鱼儿被捞了上来。渔夫渔妇们情不自禁地随口唱起了渔歌,使得湖面又增添了几分祥和气氛。因为已是秋季,水温已有些凉,要是在夏季李白定会下水去畅游一番,那又是多么地惬意呀!

船儿停靠岸边,三人登岸前行。他们寻到了二妃的合葬墓,墓冢上芳草青青。一块墓碑上刻有“娥皇女英之墓”六个大字,墓侧是丛生的湘妃竹,正在秋风中摇曳着身姿。李白叫丹朱去买来些香烛供品,带头行了跪拜礼,吴指南与丹朱相继行礼。

李白信口吟咏起屈原《湘夫人》诗中的名句:“帝子降兮北渚,目渺渺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诗词太文雅,丹朱听得似懂非懂,问李白:“公子,你吟咏的帝子是谁?他在干什么?”

吴指南读过楚辞,代李白回答道:“帝子指的是娥皇女英,他们都是尧帝的女儿,就是后世所称的公主。尧帝把皇位传给了舜帝,同时也把两个女儿嫁给了他。姐妹俩千里迢迢不辞劳苦地寻舜帝到此,在秋风落叶的洞庭水波下,望穿秋水,心情非常地惆怅。”

丹朱依然不明白,又问:“为什么惆怅呢?”

吴指南继续回答:“惆的是舜帝忙于国家大事,深入南方荒蛮之地,不能顾及自己的人身安危;怅的是君妃夫妻长久得不到团聚呀!”

娥皇、女英

“啊!我明白了!”丹朱点了点头,凝视着巨大的合葬墓冢,好像看到了墓穴中二妃的满脸愁容。

友人染疾身亡

君山名为山,其实是一块平地,只有浅浅的丘岗。岗上种满了茶树,出产的君山茶远近驰名。此时不是采茶季节,满岗绿油油的茶树色泽不减,在凉爽的秋风中似乎还来茶叶的清香。三个人在酒店里安顿下来。李白随后来到茶农那里去收集关于湘君的传说和民间歌谣。他获得了很多故事,还有大量的民谣。三人一住就是十多天。

然而好景不长,忽一日,吴指南在旅途中忽然暴病而亡,李白不胜悲痛。为了尽朋友之道,他亲自为吴指南购买上等棺木,亲自把他安葬人土,又亲自祭奠一场。这场丧事办完后,李白再也无心游览洞庭,于是便回到江陵,决定坐船继续顺流东下。此时已是开元十三年的秋天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