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安阳日报
□刘晓冰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能否找到一个恰当解读文本的切入点,关乎阅读教学高效与否。围绕切入点进行一系列问题的设计,以此引领学生解读文本,不失为化解目前教学低效的一种尝试。教师可以从疑点、关键句、人物或事件、朗读切入等文本分析与教学设计策略来选择切入点,做好问题的设计。
关键词:“点入”式文本分析与教学设计,切入点,策略。
教无定法。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及无数次参与他人的观摩课中,越来越觉得成功的阅读教学与精心的教学设计密不可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其中关键的一环——问题、任务的设计。可以这样说,只有设计出新颖、深刻、中肯、严谨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使课堂如行云流水,润物无声,引人入胜。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设计出这样的问题呢?大道至简。通过不断的学习他山之石,又结合自己的经验,终于发现“点入”式文本分析与教学设计,不失为一种高效、巧妙方式。用一个点开启文本解读,围绕这个点进行一系列问题设计,如同一线串珠,何其妙哉。
对于教师来说,语文教学文本解读的切入点,不仅是教学思路的出发点,也是有效进行文本解读的条件之一。简言之,就是对文本有效解读的一个角度和一把钥匙。于是切入点的选择就成为了设计成败与否的关键。
那么怎样才能找到这样的切入点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策略。
一、从疑点切入
古人读书做学问非常重视“阙疑好问”,认为“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可见对于疑点的很好利用,有助于对文本的把握。
课文的疑点可以从前后矛盾处寻找,以此作为理解课文、完成教学目标的突破口,引导学生思索,激发他们穷根探源的好奇心,最终实现在质疑释疑中深入理解文本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课时,针对开头两句,诗人又是问天,希望美景不再;又是问人,为往事烦恼。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看似矛盾的疑问呢?以此问题激发探究的兴致,进一步走近文本,让学生明白,是因为诗人无法面对故国,难以忘怀曾经的往事,表面上是在慨叹物是人非,实则是表达亡国之痛,并最终把心中无尽的愁绪如春水般倾泻而出。
二、从关键句切入
1.情感句:一篇文章,内容上无非是通过对人、事、物、景的相关描绘,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抓住文本蕴涵的思想情感,就等同于为阅读文章开启了一扇门。为此,我们可以把作者的感情作为切入点,在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先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或句子,即情感语,然后分析其表达效果。
例如,在学习杜甫的《登岳阳楼》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①找出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句子。(凭轩涕泗流)②说一说诗人为什么会流泪?(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③诗的前两联跟这种情感的表达有什么联系?④通过这种情感把握,可以看出诗人具有怎样的形象?⑤结合诗人其他写流泪的相关作品,总结一下流泪的原因,进一步感受杜甫的伟大形象。
2.中心句:中心句就是主旨句,可以看作是诗眼或文眼,它是对文本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对文本的结构思路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同时还集中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它往往是理解一篇文章的“钥匙”,因此,以它作为切入点展开课文教学,有利于抓住课文的行文思路,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顺利达成教学目标。这样不仅能使课堂教学脉络清晰、层次井然,而且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系统性。
例如,在学习李白的《蜀道难》时,可以围绕中心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来切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①本诗的中心句是哪一句?(反复咏叹)②蜀道之难体现在哪里?(内容)③诗人用什么手法来加以表现呢?(技巧)④为什么要把蜀道描绘得如此艰难?(目的)⑤综合以上几个方面,探究作品中所反映的李白的诗风。(风格)
3.重点语段。诸如总结段、过渡段等,均可以其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能防止平均用力,把精力用在刀刃上。
例如,教学《师说》时,可以在完成文本文字疏通之后提出这样的问题:“本课的中心段是哪一段?”学生会说是最后一段。“韩愈为什么要‘作《师说》以贻之’?”学生会得出这样的答案: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接着再问“不拘于时”中“时”在文中怎么体现?作者怎样加以论述并持有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学生会结合第二段,分析唐时从师的情况,并了解作者的态度。又问“那么‘古道’又是怎么样的,是否能够恢复呢?”学生会对第一段、第三段进行分析,得出作者提出的师道观点,进而带动学生对整篇文章的写作目的与主旨思想的分析理解。
三、从人物或事件切入
对于叙述类文本可以从人物或情节的角度入手。
1.人物。高尔基说过,文学就是人学。作家在创作作品时,重点是通过刻画人物来表达对人生、社会等方面的思考和见解。读者在解读作品时,对于其中的人物的把握,不失为一种理解的捷径。人物可以分为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而我们所要找的关键人物,所起的作用很重要,有的具有鲜明的性格,是重要角色;有的性格不突出,只是起到行动元的作用。在分析课文时,可以从关键人物切入,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提高阅读效率。
例如,在学习《鸿门宴》一课时,就可以从人物的角度进行解读,通过分析人物的性格,把握作品的主旨,重点分析刘邦与项羽、张良与范增、樊哙与项庄、曹无伤与项伯这几组人物的不同,深入分析事件发展的合理顺序,同时把握司马迁的科学历史观。
2.情节(事件)。文似看山不喜平。曲径通幽处,一篇文章除了故事本身曲折复杂引人入胜外,还有作者巧妙的情节安排之功。借助情节中的细节分析文本,一方面,有利于对这类文章的解读,因为可以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人物的思想性格、作者的感情,抓住文章的重点;另一方面,可以契合学生对于这类作品的好奇天性,引起他们在学习上的探究欲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时,可以把情节切入点放在林冲是怎么躲过葬身火场的情节上,借此分析林冲为了防范遇害所做的努力以及陆谦等人所设陷阱的毒辣,进而分析林冲的活命竟然靠的是幸运,突出的主旨是对社会现实的黑暗腐败的批判以及因果报应的思想的宣扬。
四、从朗读切入
古人非常重视对文章的诵读,甚至说“好书不厌百回读”。其实,只有通过大量诵读,才能欣赏到语言的声韵,特别是诗词的音乐性特点,才能更好地体会作者深沉的情感,才能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能力,而现在,我们在教学中对诵读却没有足够重视。对于情感内蕴丰富的文章,尤其是散文、诗歌,往往是以强烈的情感抓住读者的心,这时我们可以把朗读作为切入点。
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洋溢着豪迈、洒脱、悲凉之情,只有通过有感情地诵读。才能感受得到。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出韵律和节奏;三读,读出情感意蕴;四读,读出用字和技法。其实,读的过程,也是揣摩语言的过程,而语言能力的培养正是语文学科的主要任务。
当然,我们所说的朗读不是一味地、不分层次和目的地满堂读,而是在不同要求与具体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较高层次的朗读,而无的放矢的朗读我们是反对的。
除了上述几种策略之外,还有其他策略,例如,以文本的语言为切入点,以文本的内容为切入点,以文本的主旨为切入点,以补充文本的“空白”为切入点,以体裁为切入点,以意象(景和物)为切入点,以典故或相关历史背景为切入点,以关键词为切入点,以不同版本为切入点,以比较阅读为切入点等,限于篇幅,不再一一赘述。
最后,我想说的是,切入点的寻找除了教师在备课中发现之外,也可以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况来定。到底以哪一种切入点为好,这要看是否最能让学生有所收获,最能让学生的思维有所发挥,最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最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陶冶学生的情操。我们的设计目的不是为了设计,更不是哗众取宠,而是要追求上述目标的实现。一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教是为了不教。
2.《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皮连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449.html